目前位置: 首頁 > 最新消息
:::

最新消息

從Celgene併購EngMab看雙特異性抗體藥物發展 [趨勢新知]
種類:其他公告  發布單位:技術處  發布日期:2017-10-04 14:00
作者:游佩芬/工研院IEK

繼2015年與加拿大Zymewors合作投入雙特異性抗體開發,取得以Azymetric™ platform進行商業產品開發的權利後,Celgene於2016年10月再併購瑞士的EngMab,顯示Celgene在與Zymeworks試過水溫後,看好這類藥物在癌症治療的潛力,加碼投資買下EngMab。

雙特異性抗體是一種可同時針對兩種不同抗原決定位(epitope)的抗體工程藥物,治療概念主要是基於疾病通常涵蓋多個致病因子,若同時阻斷多個不同的致病因子與路徑,可顯著改善治療效果,在這個概念下,應用bispecific antibody的雙標靶策略成了合併治療的另一種替代方案。

全球第一個雙特異性抗體產品-Removab在2009年於歐洲獲准上市,在2014年底才有第二個雙特異性抗體產品-Blincyto通過美國FDA核准上市。迄今,雖然相關研發進展緩慢,但投入的廠商逐漸增加,截至目前為止,開發中的產品超過100項,主要適應症為癌症、自體免疫/發炎類疾病、感染治療等;臨床試驗產品約50項,其中與癌症相關產品超過30項,除少數進入 II期或III期臨床試驗外,其餘都仍在I期試驗中;在這些產品線中,投入大廠包含Amgen、Roche、Pfizer、Celgene、Abbvie、Bayer、J&J等,大廠主要是透過合作、併購取得雙特異性抗體技術,而主要使用技術平台包含BiTE、DART、DuoBody等。

如同許多創新的藥物技術,雙特異性抗體希望同時從兩個疾病相關標靶作用,達到更有效的治療效果,這個目標使得這類技術受到大廠青睞,在近年紛紛透過合作、併購投入,也顯示在臨床試驗中案數。不過這類技術仍有待克服的挑戰,以 blincyto為例,目前一個療程為期28天,需要每天24小時連續輸注,視病況需2-5個療程,此外,合適標的組合的選擇、生體半衰期的延長、副作用等議題,顯示這類技術發展仍有可相當多可改良之處,發展成熟預估至少仍需要5-10年。近年來,生技研發大數據不斷累積、以及人工智慧應用在醫療與醫藥開發,將有機會應用於預測雙特異性抗體標的組合選擇、協助找出副作用的改善方法等,而加快雙特異性抗體藥物的發展。


完整內容請詳見:【產業技術評析】從Celgene併購EngMab看雙特異性抗體藥物發展

點閱數630
更新日期:2020-04-28

回上一頁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