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華民國經濟部

:::
本部新聞
2021-11-04 12:52
能源局

經濟部樂見天然氣生產國的甲烷洩漏議題被關注 讓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更降低

點閱數1828
有關美國、歐盟等9國於11月2日COP26會議中發起「全球甲烷減排承諾」(Global Methane Pledge)倡議,致力2030年甲烷排放較2020年減30%,並有超過100國參與聯署。經濟部表示溫室氣體減量是全球趨勢,而甲烷對氣候變遷的影響力比二氧化碳來得高,因此我們樂見天然氣生產出口國甲烷洩漏議題被全球關注,這對於採購國來說並非壞事,反而可促使天然氣生產國改善開採及運輸時的甲烷洩漏,讓採購國未來能買到更乾淨的天然氣來使用。

經濟部說明,依據世界氣象組織(WMO)2021年資料指出,全球甲烷排放中有38.9%是來自於濕地、水域等的自然排放,另外61.1%來自人為排放;若進一步分析人為排放的來源,主要是以畜牧、水稻種植、農作物殘體燃燒等農業活動為主,占總排放的25.9%,而能源相關的排放,包含煤炭、原油、天然氣的開採、運輸等逸散排放則占22.7%;因此,雖然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為甲烷,但卻並非全球甲烷排放的主要來源。

經濟部進一步說明,甲烷排放在天然氣的生命週期中,主要是發生在天然氣開採及運輸階段的逸散排放,並非在使用階段。因此在國際能源總署(IEA)的報告中建議,各國面對天然氣的甲烷排放減量,應著重要求如礦井揮發氣體回收、運輸管線逸散監控等應用減量技術,不但能減少開採、運輸之逸散排放,同時也能為天然氣產業帶來新的商機。同時報告中也提到,由於天然氣發電碳排放低,可用來替代燃煤、燃油等污染更嚴重的化石燃料,在全球能源轉型過程中將發揮重要的支持作用,因此報告並未建議因甲烷排放問題,而減少天然氣的使用。

至於目前媒體報導,美國針對天然氣與甲烷排放的相關政策宣布,經濟部指出,相關做法是指透過改善開採製程來減少甲烷逸散,雖然會增加一些成本,但只是成本的一部分,也不會立即反映在售價。若以目前明確表態的美國為例,由於中油已採取分散氣源採購政策,美國只是一部分來源,整體的天然氣採購長約,現階段只有12%來自美國,平均下來,其實對整體價格影響不大,影響氣價最主要的因素仍是原油價格。後續國際將降低天然氣探採、生產過程甲烷洩漏量,作為未來努力目標,經濟部也會持續觀察市場發展狀況。

最後經濟部補充,由於我國自產化石能源有限,僅約總供給量0.1%,國內幾乎並沒有開採天然氣而造成甲烷逸散排放的問題;依據國內環保署資料,2019年我國甲烷排放為4.8百萬公噸,僅占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1.67%,而國內甲烷排放則主要來自於廢棄物部門(43.9%,污水處理為主)與農業部門(40.6%,禽畜腸胃發酵與糞尿、水稻種植為主),來自天然氣逸散排放占5.4%,而來自燃氣發電直接排放則僅占0.005%。

政府已經推動逐步邁向2050淨零排碳,短期優先推動已成熟的綠能技術與增氣減煤讓能源系統轉向低碳,長期則加入前瞻再生能源、氫能及碳捕捉封存利用等技術,由低碳邁向無碳,因此,在邁向2050淨零目標的路徑上,為確保我國獨立能源系統的安全穩定,仍有需優先使用排碳較低的天然氣發電!經濟部將持續推動以氣換煤,促進臺灣能源轉型、降低碳排放,同時也支持全球甲烷倡議,期望天然氣生產國改善甲烷洩漏問題,讓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可以更降低。

發言人:經濟部能源局李君禮副局長
聯絡電話:02-2775-7700、0936-250-838
電子郵件信箱:chunlee@moea.gov.tw

業務聯絡人:經濟部能源局莊銘池組長
聯絡電話:02-2775-7710、0936-889606
電子郵件信箱:mcchuang@moea.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