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科研成果 > 科研案例
:::

科研案例

臺灣製造高階醫材系統 精進肝癌微創手術
發佈日期:2024-11-28

案例摘要:
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科技專案支持下,工研院成功開發「智慧射頻熱消融系統」,是全球首創以單機整合微創手術、超音波影像與演算法的高階醫材系統。

內容說明:

工研院 ▶ 開發智慧射頻熱消融系統

* 技術特色 
打造全球首創的「智慧射頻熱消融系統」,整合微創手術、超音波影像與演算法及可調式電極針,大幅簡化手術流程並可精準消融腫瘤。

* 產業擴散 
技轉仁寶電腦,促成其跨入高階醫材領域,並積極布局東南亞市場,可望帶動新臺幣上億元的產值與商機。

肝癌名列國人致命癌症的第二名,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早期發現可採用俗稱「電燒」的射頻熱消融(Radio Frequency Ablation, RFA)進行根除性治療,屬於微創手術的一種,作法是將電極針插入肝臟腫瘤,利用熱能殺死癌細胞,由於射頻熱消融造成的傷口小、術後恢復較快,成為常見的治療方式。

現行射頻熱消融治療,由醫生根據術前的電腦斷層影像判斷腫瘤狀態,術後再為病患注射顯影劑確認消融完整性,加上電極針穿刺過程中需避開血管,需要耗費時間進行術前規劃或多次穿刺,而且傳統電極針消融區域固定,更加深醫師入針操作的難度。瞄準臨床治療上的需求,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科技專案支持下,工研院成功開發「智慧射頻熱消融系統」,是全球首創以單機整合微創手術、超音波影像與演算法的高階醫材系統。
 

智慧射頻熱消融系統,是全球第一部單機整合微創手術、超音波影像與演算法的高階醫材系統。

▲ 智慧射頻熱消融系統,是全球第一部單機整合微創手術、超音波影像與演算法的高階醫材系統。

兩大創新 整合超音波影像與獨家電極針

工研院生醫所經理李若屏表示,這套系統可於術中同步顯示電極針入針後的影像畫面,再透過演算法自動推估患部消融範圍,輔助醫師即時判斷消融的完整性,不需事後注射顯影劑確認,也降低因消融未完全而衍生復發的風險。

此外,工研院開發創新的「可調式電極針」。由於肝腫瘤可能是不規則形狀或生長在血管附近,傳統電極針入針後,會進行360度的球型範圍消融,有誤燒周遭非腫瘤部位或血管的可能性。而工研院專利設計的可調式電極針,讓醫師操作時依腫瘤大小和位置,彈性調整電極針的尺寸和方向,避免誤燒傷害周邊組織,可精準消融腫瘤。

這套系統不僅讓醫師可以一次入針,以單針治療大體積腫瘤,降低多針入針定位的操作不便及出血風險,大幅簡化手術流程,根據臨床估計,約可節省手術時間30~50%,也提升手術安全性及精準性。

促成國產高階醫材供應鏈 進攻海外市場

這項創新研發成果,2023年接連榮獲美國愛迪生獎(Edison Awards)銅獎與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國際肯定,並累積我國、美國、中國12項專利,除了適用在肝腫瘤治療,未來將可擴大應用在甲狀腺結節、乳癌、神經疼痛控制、關結炎等不同病灶治療。

李若屏表示,過去射頻熱消融醫材都仰賴進口,科技專案支持工研院率先投入技術開發及驗證,並與臨床醫師緊密合作,力求系統符合臨床使用情境並實現治療效果,更促成資通訊廠商跨入生產高階醫材的領域,開發百分之百臺灣設計製造的射頻熱消融醫材產品,可望帶動我國高階醫材產業鏈成長。

該系統於2020年技術移轉仁寶電腦,在2023年成功通過納入臺灣健保給付,嘉惠國人健康,並協助取得我國、美國醫材認證及上市許可,更促成仁寶積極布局海外事業版圖,2024年優先鎖定東南亞市場,將國產高階醫材技術推向國際舞台。
 

智慧射頻熱消融系統,榮獲2023年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

▲ 智慧射頻熱消融系統,榮獲2023年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
 


* 點閱數863

回上一頁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