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未來供電將以風能、太陽能為主
種類:各國商情 發布單位:國際合作處 發布日期:2023-01-18 12:11
美國拜登政府的「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 IRA)將為能源技術提供長期的稅收抵減,預期將大幅提振美國再生能源發展,預估美國2030年前的太陽能、風儲能等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少可提升20%以上。
「降低通膨法案」預算總額達4,370億美元,當中將提撥3,690億美元發展能源安全與潔淨能源,並以太陽能為主力,提供多項裝置獎勵。此外,也將提供民眾採購電動運具、高效能家電、裝置再生能源時的稅收抵免,如購買電動車將提供4,000美元(買二手車)到7,500美元(買新車)的稅收抵免。
IRA也協助本土產業。例如,綠氫廠每產出1公斤氫氣,就提供3美元補助。符合直接空氣捕捉條件的碳移除計畫,最高可獲得每噸180美元補貼。太陽能、風能及儲能等廠商也可享受長達10年的稅收抵免。惟電動車採購補貼,僅適用於美國本地生產品牌,電池材料也有本土使用比例(40%)的附帶條件。
美國最大太陽能板製造商First Solar計劃投入近12億美元以提高該公司國內製造產能75%,包括在美東南部投資10億美元興建新廠,另投資1.85億美元擴建俄亥俄州廠。
目前,美國太陽能市場高度仰賴進口(占美國總裝置約86%)。外界預測,到2030年底,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占美國總供電量將由現在的72%上升到85%,可能帶動2,700億美元流入該產業,並創造數十萬個工作機會。
除為降低通膨、達成減碳目標,外界分析拜登政府推動該法案的原因還包括:穩固能源供應及國家安全、刺激內需經濟、扶植產業發展。法案首要之務是加速投資清潔能源,幫助美國及早擺脫化石燃料及高碳能源的依賴度。再來是刺激內需經濟、扶植產業發展,對本土製造業提供租稅獎勵,刺激產業回流。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駐美投資貿易服務處
點閱數: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