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 氣候能源環境部長會議
種類:各國商情 發布單位:國際合作處 發布日期:2023-04-25 15:34
依據日本經產省、環境省本(2023)年4月17日所發布之聯合新聞稿,七大工業國集團(G7)氣候能源環境部長會議於本月15日至16日在日本札幌市舉行。
今年係由日本擔任輪值主席國,除了G7部長及印度(G20 主席國)、印尼(東盟主席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COP28 主席國)等國家出席與會外;亦邀請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國際能源署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國際可再生能源署 (The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IRENA)、東盟和東亞經濟研究所 (The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SEAN and East Asia, ERIA)、國際自然資源保護聯盟自然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以及世界永續發展工商理事會 (The 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BCSD)等7個國際組織共同出席。
日本由環境大臣西村明宏與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出席會議,大會於16日發表聯合公報後閉幕,重點包括:
(一)煤炭及天然氣等石化燃料應分階段廢止:聲明雖未明確宣示廢止燃煤發電期程,但成員國一致認為應分階段廢止。先前逐步廢止的目標僅限於煤炭,本次將其擴大至包括天然氣等石化燃料。(聯合公報第66條、69條)
(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各國同意減碳緊迫性日趨升高,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的最新數據觀察,與2019年的水準相比,到2030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必需要減少到43%左右,而到2035年則必需要減少到60%。
(三)汽車碳排放:G7注意到以各成員國擁有的汽車數量為基礎,2035年汽車碳排放將減至2000年的50%之可能性。
(四)再生能源:計劃至2030年離岸風電容量增加至150GW, 太陽能發電容量增加至1 TW。
(五)關鍵礦物原材料: G7成員國將合作確保重要礦物資源(如稀土), 並與資源國家共同開發礦山、資源回收及再利用,以建構穩定的供應鏈。 G7將投入約130億美元推動前述措施。
(六)海洋塑膠垃圾汙染:G7成員國表達將致力於終結海洋塑膠污染,目標是到2040年不再有新增的海洋塑膠垃圾汙染。
(七)核能: G7認識到有部份國家選擇使用核能,並認識到核能具有確保世界能源安全及提供合理價格之低碳能源的可能性。
引據(路透社)媒體評論,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可再生能源和能源安全問題有新的緊迫性,而日本幾乎所有的能源需求都依賴進口,因此仍盼將液態天然氣(LNG)作為過渡燃料至少保留10到15年,此外,雖然此次會議已達成煤炭及天然氣等石化燃料應分階段廢止的共識,但仍未能明確訂出停煤的最終落日期限,此部分也令部分環保人士感失望。
資料來源:
1. 2023.04.17/ 駐日本代表處經濟組
2. 2023.04.17/ 日本 經產省/環境省(官方)聯合新聞 / G7札幌氣候能源環境部長會議
3. 2023.04.05/ 路透社 / Japan wants G7 agreement to accelerate decarbonisation efforts
相關檔案
聯合公報附件1 循環經濟與資源效率準則 (CEREP)
聯合公報附件5 盤查氣候災害之風險降低、應變與復原
點閱數: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