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更新日期:2023-03-25  參觀人次:0002371861
目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與活動 > 焦點 > 綠色經濟
:::

綠色經濟

儲存二氧化碳的「倉庫」? 來聊聊「碳匯」
種類:綠色經濟  發布單位:國際合作處  發布日期:2022-11-29 14:38
我國於2022年3月正式公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藍圖」,提供至2050年淨零之軌跡與行動路徑,並規劃12項關鍵戰略,其中一項為「自然碳匯」,本文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碳匯(carbon sink)。

碳匯,係指儲存二氧化碳的天然或人工「倉庫」,天然的二氧化碳倉庫意味者大自然靠著生態系統中原有的運作方式,就可以處理二氧化碳的問題,並透過生態保護、生態復育、改善土地管理,達到溫室氣體減量的效果,而透過自然方式減少二氧化碳的方法包含綠碳、藍碳及黃碳。

綠碳,也就是森林碳匯,是指森林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吸收並固定在植被中,從而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過程;簡單來說,也就是指森林吸收儲存二氧化碳的能力。由於未來實收資本額達二十億元的上市櫃公司須編制、申報永續報告書,揭露公司內部治理、保護環境及承擔社會責任等績效(ESG)。企業有取得碳權之需求,我國2050淨零路徑中「自然碳匯」也是路徑選項之一,因此「森林碳匯」為企業取得碳權的手段之一,而我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因應國際趨勢潮流,未來將推出7種國有林媒合專案,包含新植造林、再造林、平地造林維護、竹林經營、棲地營造、野生動植物保育、發展里山友善經濟等。

藍碳,也就是海洋碳匯,是指所有被海洋生物從大氣中吸收與儲存於海洋生態系的碳。沿岸環境裏,藍碳主要供獻來自於紅樹林、珊瑚礁及海草床三大生態系。雖然藍碳的碳權認定有一定的難度,且國際間尚未普遍施行,但科學家已開發出利用鋼鐵爐渣推動藻場再生促進藍碳生態系的實證案例。例如日本製鐵利用循環型爐渣產品「Beverly Unit(以鋼鐵礦渣與廢木屑發酵製成之腐殖質製成的鐵肥)」,提供海藻生長必要的鐵元素。日本製鐵自2004年以來已在日本沿海地區設置了38處實證藻場,確認「Beverly Unit」可促進藻場再生,並已驗證在2018~2022年間總共吸收固定了49.5噸的二氧化碳。

黃碳,也就是土壤碳匯。土壤也是儲存二氧化碳的天然倉庫。黃碳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對應的方法學不足,因此目前尚難產生碳權。

由於企業有取得碳權之需求,隨這科技發展與演進,搭配政策與制度之調整因應,相信未來將可見到「自然碳匯」成熟應用在每一個層面的一天。

資料來源:
1. 自由時報 / 2022-11-16/ 「森林碳匯」農委會推專案助企業碳中和
2. 循環經濟推動辦公室 /2022-11-25/利用鋼鐵爐渣推動藻場再生,且已驗證具促進藍碳生態系效果
3. 綠學院,INSIDE / 2022-08-30/ 三分鐘帶你看懂綠碳、藍碳、黃碳
4. ESG 遠見 / 2022-06-08 / 海洋碳匯潛力驚人,用「藍碳策略」降低地球碳排
5. 威爾森智能減碳 /2022-11-20/ 碳匯

點閱數35

更新日期:2020-10-23
回上一頁 回頁首
經濟部國際合作處  聯絡地址:100210 臺北市中正區福州街15號
電話:02-23212200    
建議使用 Chrome、Edge、Safari、Firefox,最佳瀏覽解析度為1024x768以上
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 隱私權政策 | 網站安全政策 MN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