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針對全國96,306家已辦理登記之工廠(含特定工廠7,527家),於112年6月1日展開年度校正調查,經校正結果,營運中工廠為91,534家,現已完成初步統計(詳如提要分析),以下茲就工廠家數、員工人數、營業收入等項目簡析如次: 一、111年工廠營收22.3兆元,創歷年新高 111年工廠營運家數91,534家,較上次(109年)平均年增0.4%,員工人數294.9萬人,較109年底平均年增1.2%,全體工廠營業收入達22兆3,116億元,創歷史新高,與109年比較大幅增加5.7兆元,平均年增15.8%,主因受惠新興科技應用與企業數位轉型持續拓展,對半導體相關產品需求熱絡,加上原物料價格高檔盤旋,產品價格調漲,惟下半年受全球通膨及升息影響,終端市場需求減弱,牽制我國製造業出貨動能,抵銷部分成長力道。 依行業別觀察,111年工廠營收以電子零組件業營收6兆2,733億元,占28.1%最高,化學材料及肥料業2兆1,404億元,占9.6%次之,金屬製品業1兆8,753億元,占8.4%居第3位,其餘營業收入超過兆元行業依序為: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業、石油及煤製品業、基本金屬業、機械設備業、食品及飼品業,其中食品及飼品業首次突破兆元大關。 與109年相比,電子零組件業營收增加1兆9,184億元居各行業之冠,主因受惠5G、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熱絡,加上半導體業者積極擴充產能所致;受俄烏戰爭影響,國際油價、鋼價上漲,推升產品價格,石油及煤製品業、化學材料及肥料業、金屬製品業分別增加7,475億元、6,093億元、4,463億元,分居第2~4名,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業因疫情催化數位轉型,加上資料中心對伺服器、網通設備需求暢旺,廠商擴增國內產能,增加4,043億元,居第5名。 二、金屬製品業及機械業工廠家數最多,二者合占超過四成 111年金屬製品業工廠家數23,536家,占25.7%居各行業之冠,機械業14,092家,占15.4%居次,均超過1萬家,二者合計占比超過四成,其員工人數占比分別為13.9%及9.6%,分居第2、3名,營業收入占比分別為8.4%、5.8%%,分居第3及第7名。 三、半導體業者擴大國內投資,111年固定資產增購金額大幅成長 111年固定資產增購達2兆4,087億元,與109年比較大幅增加7,957億元,平均年增22.2%,其中電子零組件業因半導體業者積極投資高階製程及成熟製程產能,加上部分記憶體、印刷電路板及面板廠擴大國內投資,增加6,971億元最多,其次分別為化學材料及肥料業增加234億元、金屬製品業增加200億元;投資型態以未完工程及預付設備款增加8,431億元或平均年增68.8%較多,機械及雜項設備則減少586億元或平均年減3.9%。 四、111年投入研究發展費用創新高 111年有進行研究發展之工廠計7,883家,占營運中工廠家數之8.6%,投入研究發展經費計8,215億元,創新高,較109年增加1,871億元或平均年增13.8%,占營業收入總額之3.7%,其中用於經常支出計7,517億元,占比91.5%,用於資本支出計698億元,占8.5%。 按中行業別觀察,以電子零組件業研究發展經費支出5,069億元最多,占比達61.7%最高,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業1,717億元,占20.9%居次,若與109年比較,以電子零組件業增加1,437億元或平均年增18.1%最多,其次為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業增加230億元或平均年增7.5%。 五、電子零組件業主要經營指標均居各業之冠 111年電子零組件業工廠家數3,640家,僅占4.0%,而員工人數達621萬人,占21.0%;營業收入6兆2,733億元,占28.1%;營業利益1兆5,608億元,占70.7%;利潤率24.9%;固定資產增購1兆6,219億元,占67.3%;研究發展經費5,069億元,占61.7%;技術購買金額287億元,占39.1%;技術銷售金額304億元,占42.7%,均居各業之冠。 六、近10年電子零組件業營業收入大幅成長,明顯高於其他行業 111年與101年比較,工廠家數增加12,095家,其中以金屬製品業增加6,646家最多,食品及飼品業增加2,050家次之,機械設備業增加1,128家居第3位;近10年員工人數增加41.1萬人,其中以金屬製品業增加12.2萬人最多,食品及飼品業增加7萬人次之,電子零組件業增加5.1萬人居第3位;營業收入增加5兆4,357億元,其中電子零組件業增加2兆4,415億元最多,明顯高於其他行業,金屬製品業增加6,662億元居第2位,食品及飼品業增加4,114億元居第3位。
附件: 提要分析 附表1 歷年工廠營運概況綜合比較 附表2 營運中工廠營運概況―按中行業分 附表3 營運中工廠營運概況―按縣市分 附表4 工廠家數、員工人數及營業收入之結構占比變動概況
發言人:經濟部統計處 黃副處長偉傑 聯絡電話:(02)23212200#8500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業務聯絡人:經濟部統計處 蔡科長美娟 聯絡電話:(02)23212200#8527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新聞稿
開啟新聞稿.pdf檔
提要分析
開啟提要分析.pdf檔
附表1 歷年工廠營運概況綜合比較
開啟附表1 歷年工廠營運概況綜合比較.pdf檔
附表2 營運中工廠營運概況―按中行業分
開啟附表2 營運中工廠營運概況―按中行業分.pdf檔
附表3 營運中工廠營運概況―按縣市分
開啟附表3 營運中工廠營運概況―按縣市分.pdf檔
附表4 工廠家數、員工人數及營業收入之結構占比變動概況
開啟附表4 工廠家數、員工人數及營業收入之結構占比變動概況.pdf檔
|
有關媒體稱經濟部發文給澎湖縣要求檢討用電成長一事,經濟部澄清說明,相關函是因各縣市政府機關與學校有推動多年的節能評比機制,輔導各縣市與自身數據比較,檢視節能效果。班班有冷氣政策2022年上路,各縣市都有安裝,同年雙北及高雄還得到節能前三名,澎湖則是全國縣市排名最末,因此發文提醒分析耗能情況,也會提供輔導服務,並無罰則。
經濟部表示,班班有冷氣,去年在全國各縣市上路,每個縣市都有,同時建置太陽光電發電,使全年發電大於用電。各縣市都有因為班班有冷氣增加用電,但也有增加發電。以澎湖縣政府機關及學校用電為例,即使扣除了班班有冷氣新增用電度數,其節電績優指標的評比仍是最末,因此才會發函提醒分析,看是否在照明、設備、控制系統及管理作為等面向更進一步節省能源。
經濟部指出,縣市節電評比,是將縣市所屬各行政機關與學校用電併計進行成效檢討,依據成效排序有前三名及後三名,雙北、高雄,同樣都設置有班班有冷氣,也做到節能前三名,並不是建置班班有冷氣,就會被認定為節能執行不佳,評比基準也與班班有冷氣無關。至於澎湖縣為什麼用電成長比較高,經濟部會跟縣府一起分析原因,並提供現場節能技術輔導。
發言人:經濟部能源署李君禮副署長 聯絡電話:02-2775-7700、0936-250-838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業務聯絡人:經濟部能源署高淑芳組長 聯絡電話:02-2775-7773、0918-400-668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
針對總統參選人新北市侯市長再次倡議「核能延役、核四重啟」,台電表示,依據2021年公投結果顯示,多數民意對於核四安全有疑慮,反對核四重啟,且核四重啟尚需面對「先天不良的建廠程序」,諸多品質問題更是嚴重影響安全,且部份是無法改正的工程問題。此外,不論是延役或重啟,都必須務實面對核廢料處理問題。核一乾貯設施十多年來受新北市阻撓無法啟用,顯見地方政府與民眾對核廢料處理難以形成共識,如此狀況下機組如何能延役?
針對侯市長再提「核四重啟」,台電強調,尊重各候選人能源議題的主張,然而核四重啟,除了需面對核廢難解、因應斷層加強耐震成本極高的問題外,先天不良的建廠程序也是最大問題。當年核四設計未完成就開始施工,設計、採購、施工同時進行,用日本廠房安裝歐美機器,導致空間不相容,動線、管線龐雜混亂。
台電進一步說明,核四也存在設備安全不合格的問題,如反應爐內部組件焊接完畢卻沒有原廠焊接證明文件、逾千項安全系統設備抗輻射能力不足、反應爐及圍阻體的安全控制電源不符標準、攸關安全的通風系統防火風門無法確保防火效度、圍阻體的過壓保護系統洩壓能力不足等。這些設計及工程上品質問題,均嚴重影響安全,且部份是無法改正的工程問題。
台電進一步指出,不論是核能機組延役或核四重啟,都需誠實面對核廢料處理問題。核一廠乾式貯存設施十多年來因新北市政府阻撓無法啟用,致使爐心用過核燃料因迄未退出。核二乾式貯存設施更因新北市府阻撓,迄今無法動工,核二1號機甚至無法抽換爐心用過燃料,提早半年停機。這些都證明了核廢料問題對地方政府與民眾而言,難以形成共識。眼下的核廢問題無法積極面對處理,卻反覆提出核能機組延役或重啟的主張,令人難以理解。
發言人:蔡志孟專業總管理師 聯絡電話:(02)2366-6271/0958-749-333 Email:[email protected]
業務聯絡人:核能發電處許永輝處長 聯絡電話:(02)2366-7094/0982-784-393 Email:[email protected]
業務聯絡人:核能後端營運處廖英辰處長 聯絡電話:(02)2365-7210分機2200/0953-685-053 Email:[email protected]
|
為協助企業接軌國際邁向淨零碳排,並提供國內企業多元綠電選擇,台電於11月15日再次與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合作於綠電媒合平台上架綠電商品,經過10天的投標,於11月29日完成決標。本次競標過程,民間企業參與及詢問度都較首批提高,討論熱烈,針對第二次投標結果,台電說明,本次共有66家企業參與投標,較上次成長逾3成,主要來自製造業,佔最多數;投標商品中以「10萬度5年期」的商品最受企業歡迎;其次為「1萬度1年期」、「5萬度5年期」商品,顯示企業除偏好購買高度數、年期長的綠電商品,也有意願試買小量短期商品;投標者出價金額大致落在每度4.9元至6元之間,也有部分企業以每度超過6元的金額參與競標。另外,這次銷售不僅吸引了現有標準局平台會員的參與,還新增了82家企業會員數,合計兩批銷售已為綠電媒合平台帶來近180家新增會員數。
台電說明,第二批上架商品經11月15日開放投標,11月24日截止出價,已於11月29日決標。經統計,第二批銷售商品有66家企業參與出價,除6家因投標資格不符或出價較低經媒合後未能得標外,共計60家企業得標。經分析,本次投標用戶以北北桃地區企業為主,逾三成,並且主要以製造業用戶為主,占超過七成,大小規模皆有,其餘如批發零售業及金融保險業等其它產業也有一同共襄盛舉,開始學習如何進行綠能交易。本次得標者應於今(2023)年12月11日前向得標電號所轄的台電各區營業處申請簽約,完成簽約後,預定2024年起轉供綠電。
台電進一步說明,兩次競標確實達到試水溫的效果,透過不同投標者對於各種商品的喜好程度,讓台電更能掌握企業對綠電商品的需求,至於後續是否再續推出不同包裝規格出售,將視市場供需情形再持續檢討調整。針對本次競標結果,台電表示,部分企業對自身綠電需求仍在評估觀望,或認為等到2026年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正式上路,綠電需求才會比較迫切。
台電表示,對於響應小額綠電銷售,讓國內綠電市場交易更加活絡的企業,台電由衷表達感謝。台電也持續協助企業開始進行再生能源管理,同時幫助台灣企業滿足國際供應鏈要求,落實ESG永續發展,提升公司企業形象,政府、台電與產業界共同攜手邁向淨零。
發言人:蔡志孟專業總管理師 聯絡電話:(02)2366-6271/0958-749-333 Email:[email protected]
業務聯絡人:黃美蓮業務處處長 聯絡電話:(02)2366-6650/0922-696383 Email:[email protected]
|
經濟部為推動我國產業與國際夥伴進行研發合作,積極與全球最大跨國科研組織EUREKA啟動臺灣研發合作計畫,自2018年至今已完成三次徵案,合作國家包括荷蘭、法國、丹麥、奧地利、英國、加拿大、波蘭等6國,累計通過11項計畫,促成31家國內外企業參與,引導超過新臺幣4.2億國內外研發資金挹注。受補助對象包含大型、中小企業及新創廠商等,我方計畫共有2家大型企業、9家中小企業及新創參與,合作領域涵蓋高科技、資通訊、生醫、循環與永續等,其中以資通訊技術應用為大宗。
產業技術司於今(2023)年最新與法國政府通過資助我國中強光電與法商ALEDIA攜手投入高階顯示應用裝置開發。中強光電是全球領導液晶面板之背光模組製造商,為友達、群創、三星、LG等國際面板大廠長期合作夥伴;ALEDIA為法國最大研究機構CEA之衍生新創,專注於LED晶片技術開發並擁有多項專利,透過臺法研發合作,共同研發更輕薄、高明暗度對比、低能耗且具成本競爭力之Mini LED背光模組,將可提供VR裝置所需之關鍵零組件。VR裝置及應用已成為全球顯示器新興市場,預估2026年市場規模將達4,800億美元,此合作所研發之Mini LED背光模組,未來預期可進一步結合我國顯示器面板技術優勢(如群創、友達),提供具效能及成本優勢的VR顯示產品,跨足如影音娛樂、智慧工廠、智慧醫療等應用,展現臺法在光電及半導體領域互補優勢。
在新創方面,我國廠商稜研科技與荷商Altum RF新創公司的合作亦為徵案成果亮點之一。稜研是5G/B5G 與衛星通訊應用技術的創新者,提供衛星天線設計、製造到測試的一站式解決方案;Altum RF長期專注發展化合物半導體功率元件,透過稜研科技的衛星通訊射頻模組及天線封裝能力,聯手Altum RF之氮化鎵功率晶片,開發出小體積(縮小90%)、輕量(減輕70%)、低成本(下降60%)之高效能氮化鎵功率放大器天線模組,可提早布局低軌衛星通訊系統市場。依據美國衛星產業協會(SIA)預估2030年全球衛星地面設備市場規模將達1,850億美元,本合作案預期可帶動臺荷雙邊高頻材料、化合物半導體製造及封裝等產業鏈發展,也獲得經濟部與荷蘭政府的大力支持。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目前正與荷蘭、加拿大、奧地利、芬蘭與瑞典等5個國家合作啟動第四次EUREKA GlobalStars Taiwan Call徵案(2023年11月20日至2024年5月21日止),其中瑞典與芬蘭更是首度參與。歡迎有興趣之廠商與國際夥伴進行提案合作,審查通過之提案可獲各自國家經費補助,鼓勵臺歐進行實質產業研發合作,期待透過更緊密的合作,共同推動科技與創新領域取得更卓越的成就,開拓全球市場新商機。
【新聞小辭典】
● EUREKA為1985年啟動的跨國創新研發計畫推動組織,成立宗旨為加速創新的國家補助資金以增進歐盟工業生產力與競爭力,目前計有包括部分歐盟國家及其他如英國、韓國、加拿大、以色列等47個會員機構加入。
● Globalstars為EUREKA組織之下,鼓勵EUREKA會員國與其他非會員國合作的一種計畫模式。由兩個以上的EUREKA會員國提案,與非會員國進行一個以上的目標合作,有特定的合作題目(本期程為高科技及永續)。
發言人:經濟部產業技術司 周崇斌副司長 聯絡電話:02-23212200#8121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業務聯絡人:經濟部產業技術司 劉淑櫻科長 聯絡電話:02-23212200#8150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新聞媒體窗口:經濟部產業技術司 紀懿珊研究員 聯絡電話:02-23212200#8155、0910-660322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
今(30)日經濟部商業發展署舉辦「生活服務創新應用 體驗暨交流活動」,集結歷年發展智慧生活服務業業者,一次展現多項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智慧應用,包括洗衣、美容、美髮、家事服務、居家清潔、代駕、代收垃圾等生活服務。經濟部商業發展署輔導生活服務業者開發創新服務,不僅為民眾提供更優質便利的服務,也為生活服務業開拓新商機!
在過去,生活服務的品質主要取決於服務人員的專業技能;然而,隨著科技進步,許多生活服務能透過智慧科技的應用,進而加值及提升服務體驗,例如:利用AI技術掌握超過400家店鋪的即時服務狀況,讓顧客可以臨時預約到優質的髮型設計師;另外也協助業者發展IoT連網設備隨時監控瓦斯餘量,並安排最優化的送貨時間表,讓民眾不會遭遇沒有熱水可用的尷尬情況等。透過不同的智慧科技應用,為生活服務產業進行加值,進而提升經營效率、店家營收及顧客服務體驗,這正是經濟部商業發展署持續投入生活服務業轉型的核心理念。
本次活動現場設置三個創新服務主題:「省力服務、職人賦能、智慧加速」,展出「美髮即時預約晚鳥媒合服務」、「美業零時差雲端教室」、「AI智慧生成髮型庫」、「瓦斯行智慧配送」、「LINE Bot 垃圾收取服務」、「智慧安心洗服務」、「五星級專業師傅評鑑」以及「多元代駕服務」等,橫跨多項生活服務領域的創新服務;同時,也邀請業者現身說法,傳遞生活服務業創新科技應用趨勢。經濟部商業發展署期透過本次活動,加速業者對於科技化應用之認知,促進產業發展創新應用服務思維與意願。
經濟部商業發展署署長蘇文玲表示,生活服務業係以「服務」為出發,圍繞生活「食、衣、住、行、育、樂、健、美」,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對於臺灣的就業市場和經濟扮演重要的角色。面對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以及日趨多元的消費需求,推動服務智慧化和提升軟實力是生活服務業的當務之急,也是經濟部商業發展署的重要責任。未來,經濟部商業發展署將持續投入資源,協助生活服務業能夠持續茁壯,發展出順應時代的商業模式與服務型態,進而活化國內就業市場與經濟發展,提供民眾一個更便利、更友善的日常新生活。
發言人:經濟部商業發展署 劉副署長雅娟 電 話:(02)23433300分機7002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業務聯絡人:經濟部商業發展署 蔡組長群儀 電 話:(02) 23433300分機7401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
為配合近年臺商回流進駐設廠用地需求,營造中南部更優質投資環境,經濟部與台糖公司合作開發中埔、水上、新市及北高雄等4處產業園區,以創造具地方需求、低污染、低耗能、低影響及高附加價值的智慧化產業聚落。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簡稱園管局)於111至112年啟動二波招商,至今已吸引超過55家廠商進駐投資,平均招商率達9成以上。 經濟部園管局表示,本次土地釋出政策均採只租不售,以降低廠商購地資金壓力及避免土地價格波動,同時增加產業用地循環利用,其政策深獲廣大企業廠商青睞,預估4園區全數招商完成後總產值可達469億元,可望在嘉義、臺南及高雄地區提供1萬人以上的就業機會,並帶動鄰近地區經濟發展。 嘉義縣中埔及水上產業園區,以傳統產業升級吸引食品、木及紙類、金屬及塑膠製品、機械製造等產業進駐,目前有17家企業有意進駐,兩園區合計已出租面積共13.12公頃,目前已公告面積剩餘2.48公頃可供廠商申租,未來尚有72.92公頃將陸續分區分期公告釋出。 臺南市新市產業園區,則透過與周邊科技(產業)園區生產環境連動效應,增加機械設備、電子及汽車零組件製造業等產業進駐達13.99公頃,吸引12家企業進駐,目前已公告面積剩餘1.99公頃可供廠商申租,未來尚有25.61公頃將陸續分區分期公告釋出;北高雄產業園區,因位居高屏地區樞紐區位,更成功於短期之內將全區25.40公頃全部招租完畢,吸引25家廠商進駐,成績相當亮眼。 經濟部園管局未來將持續辦理各園區分區分期招商作業,提供安心投資環境,歡迎有意投資進駐之投資人踴躍提出申請,希望業者都能到中、南部拓展據點,一起打拼奮鬥!
發言人: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 劉繼傳 副局長 聯絡電話:(07)3613349、0911363680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業務聯絡人: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臺北辦公室 林怡妏 組長 聯絡電話(02)26558300 分機 9501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
2023亞洲最大創新創業嘉年華「Meet Taipei」在臺北南港展覽館2館盛大開展,今年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以「新創・未來無限Startup is Future」為主題設立專館,集結34家國內外新創團隊聯合展出,並於11月30日開幕當天,邀請賴清德副總統、經濟部曾文生次長蒞臨觀展,體驗最新科技潮流,也歡迎各界於展覽期間(為期3天),前往參觀。
本次主題專館規劃「未來移動」、「未來健康」、「未來永續」與「未來服務」四大領域,並結合舞台活動、攤位導覽等,展現中企署豐碩新創培育成果,展會期間,中企署將協助參展新創鏈結中大型企業、投資人、創育機構、證交所等資源,協助新創產品曝光、媒合創投資金及鏈結國內外市場,促成更多合作商機與獲得投資機會。
今年中企署參展團隊有3家榮獲大會評比「Neo Star 年度精選新創」前30強,包含我國第一個創造 AI 合成主播的科技新創「集仕多(ChoozMo)」、開發嬰幼兒健康穿戴裝置的「澔心科技(SiriuXense)」、推出辦公室自動化機器人–EMILY.RPA的「百林商智(BILINK)」,本次競賽將於12月1日登上展會Demo Show 舞台,在20多位創投及企業代表評審前爭取獲獎榮耀。
未來中企署將持續培育更多潛力新創,透過鏈結大企業與新創合作並提供場域實證,協助新創規模化發展。以林口及亞灣兩大新創園為創業基地,與國際加速器、新創聚落進行鏈結合作,協助臺灣新創參加國際展會及拓展海外市場,加速我國新創國際化。
發言人: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 吳副署長佳穎 辦公室電話:02-23680816轉202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業務聯絡人: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 林科長毅誠 聯絡電話:02-23680816轉257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
經濟部今(30)日於「2023醫療科技展」科專成果主題館展示工研院、金屬中心及生技中心等三大法人共計16項前瞻醫療科技,瞄準智慧醫材、植入式醫材需求,展出兩大亮眼成果,首先是「智慧射頻熱消融系統(iRFA)」,結合「超音波影像」和「方向可調式電極針」兩大全球首創的創新技術,針對肝癌等腫瘤,手術時間平均節省35%、消融範圍誤差降低於2%以內,更可一次入針,大幅提升手術安全性、精準性及降低復發風險。今年不僅已完成國內五案臨床治療病例,更促成仁寶電腦與臺大醫院將合創國內第一座「癌症微創介入訓練中心」。第二是「醫用生物可吸收鎂合金技術」,克服止血夾永久存在體內的問題,讓「可吸收骨釘」植入三個月內仍保留八成強度,剩餘超過九成體積,比市售產品高出7.5%,力學強度完勝德國領導大廠,今年更進一步進入試量產階段,最快2024年底上市。相關技術均已經或即將產業化落地,經濟部也將持續不斷投入豐沛資源,協助壯大臺灣醫療科技供應鏈,提升產業競爭力。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司長邱求慧表示,臺灣2022年生醫產業營業額達到7千億元,其中包括數位醫療、健康福祉等「醫材相關產業」,營業額就高達4,709億元,占比產業總體營業額的67%,亮眼的表現使得臺灣醫材相關產業出口額在全球排名第12名。經濟部為推動生醫產業發展,4年投入百億經費進行前瞻技術研發,除了精準藥物、再生醫學之外,醫療器材更是推動重點,涵蓋「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CDMO)」、智慧醫材、植入式醫材三大關鍵拼圖。為此,經濟部首度於醫療科技展設立專館,展示兩項科技專案研發亮點技術,明確鎖定癌症治療、骨科手術兩大關鍵需求,期盼藉由產研攜手強化上中下游供應鏈,並促成更多國內外合作,加快促進臺灣生醫產業晉身兆元產業,成為新「護國群山」。
首先是「智慧射頻熱消融系統(iRFA)」,除了已經技轉給仁寶電腦,成為國內第一個ICT大廠跨足高階醫材技術共同合作開發案,今年還接連拿下愛迪生獎(Edison Awards)銅牌與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國際肯定。科技專案於2020年支持工研院完成研發,同年技轉仁寶電腦,今年9月成功申請納入健保給付,並通過美國、臺灣上市許可,目前國內醫院已有五案成功病例,治療後恢復良好。iRFA結合「超音波影像」和「方向可調式電極針」兩大全球首創的創新技術,優於美國領導大廠現行產品。因為有超音波影像,病患手術時間平均節省35%、消融範圍誤差降低於2%以內,結合方向可調式電極針,可一次入針,依照腫瘤樣貌調整用針,大幅提升手術安全性、精準性及降低復發風險。未來將可擴大應用於肺部、乳房、腎臟腫瘤等更多元病灶治療,技術司也促成仁寶電腦與臺大醫院強強聯手,將合創國內第一座「癌症微創介入訓練中心」,同時針對國外市場積極布局泰國、馬來西亞等,盼將臺灣國產技術發揚全球。
其次,是「醫用生物可吸收鎂合金技術」,科技專案於2018年就建立了可控制降解速率的鎂合金製程核心技術,並逐步應用擴散至骨釘及止血夾。2019年開發出全球第一款「具人體吸收性的鎂合金止血夾」,半年內就可完全被人體吸收,解決止血夾永久存在體內的問題,降低後續併發症以及適用MRI等高階檢測儀,提升病人福祉,於2020年獲得德國紅點設計大獎和臺灣金點設計獎,鎂合金製程榮獲2020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同年應用該技術開發出「可控制降解速率」的鎂合金骨釘,在植入試驗觀察到,骨釘植入後第三個月雖然被人體吸收,剩餘體積91%,且仍保留原始力學強度80%以上,不但促進骨組織癒合並避免二次手術、減少醫療開銷,今年更進一步進入試量產階段,同時也攜手高雄中正骨科規劃可降解鎂合金骨釘的臨床試驗,最快2024年底上市。
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莊曜宇表示,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支持下,工研院深耕精準健康技術研發,掌握社會趨勢提出技術解方。像是鎖定長者常見的泌尿系統器官脫垂,導致漏尿等問題,解決現行醫材過硬、易致發炎等問題,打造「生醫高分子組織修復支撐複合網片」,是全球首創「以特殊織法將PET(聚酯塑料)編織後,再添加膠原蛋白」,密度小、輕量化、適合細胞貼附,大幅降低副作用發生,中高齡民眾可望受惠。現更鎖定神經認知疾病,研發「微創式顱內OCT術中輔助導引技術」,運用全球最細0.63毫米的探針,加上特殊器材設計,可精準定位、減少組織破壞、降低發炎,提高巴金森氏症手術治療效果,盼藉此強化臺廠數位治療研發量能與競爭力。
金屬中心執行長賴永祥表示,為落實精準醫療,在經濟部技術司的支持下,金屬中心投入技術開發,本次發表會即是研發能量之成果展現,涵蓋精準醫療、影像醫學、骨植入物材料等領域。今年展出之「真實動態影像脊椎手術輔助系統」近2年在國際大賽中獲得高度肯定,囊括R&D百大科技研發獎、愛迪生獎、iF設計獎、紅點產品設計獎、Good Design等多項榮耀;「可撓性水合固化骨再生材料」是將特殊配方的骨粉與膠原蛋白混合,加上獨家的化學反應劑後,觸感變得像黏土般Q彈、具有可塑性,大幅改善骨缺損患者的預後品質。未來將持續結合優秀臨床醫療人員及ICT產業技術量能,研發智慧醫療產品,逐步實現以人為本的醫療照護目標。
生技中心代理執行長陳綉暉表示,生技中心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科專計畫資源長期資助下,累計過往經驗,逐步在小分子藥物、蛋白質藥物、抗體藥物上扎穩基盤,陸續投入核酸藥物與細胞與基因療法,聚焦精準醫療技術的開發。今年生技中心展出強化T細胞精準擊殺力的Globo H CAR-T細胞,可精準擊殺不同類型的實體腫瘤;另外鎖定治療後高復發率的口腔癌新型ADC抗癌藥物,是目前全球市場首見以NTSR-1當作標的first-in-class癌症新藥;也在這次醫療科技展中與民眾分享;國內首發最夯的次世代短鏈核酸藥物生產與傳輸平台,同樣選在今年醫療科技展中登台亮相,期待以三管齊下方式,對準全球精準醫療市場,為人類精準健康發展揭開序幕。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科專成果專館自即日起至12月3日下午四點於臺北南港展覽館一館四樓N613a攤位盛大展出,歡迎各界蒞臨參觀!
發言人:經濟部產業技術司 周崇斌副司長 聯絡電話:02-23212200#8121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業務聯絡人:經濟部產業技術司 李芳蘭科長 聯絡電話:02-23212200#8181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媒體聯絡窗口:經濟部產業技術司 紀懿珊研究員 聯絡電話:02-23212200#8155、0910-660322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工研院行銷傳播處 郭建志03-5919388、0981-981188;[email protected] 黃馨儀 03-5917612、0925-073067;[email protected]
金屬中心 黃怡文 07-3517161#6644;[email protected] 曾建達 07-6955298#206;[email protected]
生技中心 吳宗翰 組長 02-77003800#5126、0937-665858;[email protected]
新聞附件: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科專成果專館亮點展示技術
開啟新聞附件: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科專成果專館亮點展示技術.pdf檔
|
曾文生次長出席「第20屆台灣電力電子研討會暨第44屆中華民國電力工程研討會」。
時間:12月1日(星期五)上午9時
地點: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綜合科館1樓世雄廳 (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1號)
※說明: 1、次長致詞、頒獎:09:00。次長演講「推動電力產業成為高科技產業」:09:40-10:20。 2、聯絡人:工研院朱先生(03)591-3855、0934-267-766。
|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公告
發文日期:中華民國112年11月30日 發文字號:貿管理字第1120153933號 附件說明:無
主旨:公示送達本署處分金國慶君(身分證統一編號:S12415****)違反貿易法第17條第2款規定之處分文書。 依據:行政程序法第78條、第80條及第81條。
公告事項: 一、本署112年11月14日以貿管理字第1120153667號函處分應受送達人金國慶君在案。惟函件遭退回,爰依法辦理公示送達。 二、本公示送達自刊登公報之日起,經20日發生效力。 三、上揭函件現由本署保管,請應受送達人金國慶君儘速向本署(地址:臺北市中正區湖口街1號,電話:02-2397-7270)領取。
|
有關媒體稱經濟部發文給澎湖縣要求檢討用電成長一事,經濟部澄清說明,相關函是因各縣市政府機關與學校有推動多年的節能評比機制,輔導各縣市與自身數據比較,檢視節能效果。班班有冷氣政策2022年上路,各縣市都有安裝,同年雙北及高雄還得到節能前三名,澎湖則是全國縣市排名最末,因此發文提醒分析耗能情況,也會提供輔導服務,並無罰則。
經濟部表示,班班有冷氣,去年在全國各縣市上路,每個縣市都有,同時建置太陽光電發電,使全年發電大於用電。各縣市都有因為班班有冷氣增加用電,但也有增加發電。以澎湖縣政府機關及學校用電為例,即使扣除了班班有冷氣新增用電度數,其節電績優指標的評比仍是最末,因此才會發函提醒分析,看是否在照明、設備、控制系統及管理作為等面向更進一步節省能源。
經濟部指出,縣市節電評比,是將縣市所屬各行政機關與學校用電併計進行成效檢討,依據成效排序有前三名及後三名,雙北、高雄,同樣都設置有班班有冷氣,也做到節能前三名,並不是建置班班有冷氣,就會被認定為節能執行不佳,評比基準也與班班有冷氣無關。至於澎湖縣為什麼用電成長比較高,經濟部會跟縣府一起分析原因,並提供現場節能技術輔導。
發言人:經濟部能源署李君禮副署長 聯絡電話:02-2775-7700、0936-250-838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業務聯絡人:經濟部能源署高淑芳組長 聯絡電話:02-2775-7773、0918-400-668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