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華民國經濟部

:::
本部新聞
2025-07-08 16:40
能源署

減碳降空污已是進行式 非核不影響綠色轉型步伐

點閱數50
針對近日媒體專欄指出台灣「非核三十年減碳無成,空談綠能誤後代」,經濟部表示,這與事實不符。目前我國推動能源轉型的成果已經逐步展現,目標不只是在減碳,也同時兼顧空污改善與能源結構調整,整體轉型方向是穩健且具體的。

經濟部指出,我國2023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為2億5,689.9萬公噸,較2005年基期的2億6,941.2萬公噸減少約4.64%。這代表在近年的減碳與節能政策推動下,整體排放呈現穩定下降趨勢。再看電力結構的變化,2024年天然氣發電比重達到42.4%,首次超過燃煤的39.2%,顯示台灣已朝低碳發展邁進。另外,電力排放係數也從2005年0.555公斤CO2e/度降至2024年的0.469公斤CO2e/度,減幅約15.5%;電力業空污排放則從2016年的11.6萬公噸降到2024年的3.9萬公噸,減少超過六成。

經濟部說明,為了因應氣候變遷與邁向2050淨零碳排目標,台灣的能源政策中,天然氣被明確定位為轉型期間的橋接能源,這樣的做法與歐美日等先進國家的方向一致。相較於燃煤,天然氣的碳排較低,且具備快速啟停的特性,有助於穩定供電並支援再生能源發展,也能提升電網的韌性與彈性。

至於外界質疑非核政策影響減碳效率,經濟部強調,台灣地小人多、又位處地震頻繁區,核能使用必須非常謹慎,不僅要確保核安與核廢料處理,也要取得社會共識。針對目前全球關注的新一代核能技術如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因目前歐美國家尚未有實際商轉案例,政府會持續關注國際發展並保持開放態度,視後續技術進展、運轉安全性實績等再進行評估。

經濟部進一步指出,台灣已訂定清楚的減碳目標與時間表,2030年將比2005年減少28%±2%,並以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提升至30%、燃煤降至20%、電力排放係數降低至0.319公斤CO2e/度為目標。未來將持續透過公私協力、民間參與模式推動綠能、加速節能落實、建構智慧電網與儲能系統,以確保在穩定供電的前提下,穩步推動綠色轉型與環境永續。

發言人:經濟部能源署吳志偉副署長
聯絡電話:02-2775-7750、0922-339-410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業務聯絡人:經濟部能源署廖芳玲組長
聯絡電話:02-2775-7710、0912-089923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