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華民國經濟部

:::
本部新聞
2025-10-02 21:07
水利署

堰塞湖高含砂水流超標四倍 堤防受損與開口堤無關

點閱數104
 本次馬太鞍溪堰塞湖事件帶來大量土砂及瞬間水流屬極端罕見,其流量高達8,860cms,遠超過馬太鞍溪100年流量2,040cm的保護標準,導致馬太鞍溪沿岸堤防多點溢堤後受損。水利署說明,堰塞湖溢洪所產生巨大水流,撤離避難是最有必要的措施。

 水利署再次強調,「開口堤」(日本稱霞堤)並非堤防缺口,是治水常見的設計方式,全台灣 26 條中央管河川中就有15條設計開口堤,總共65處,其主要功能在於減輕下游水患,平時讓聚落排水可以順利匯入河川,若上游溢流時,亦能透過開口堤把水再度導回河川,形成第二道防線。

 針對外界指稱「僅用沙包堵水」造成潰堤的說法並不正確。馬太鞍溪開口堤原已達計畫洪水位高,水利署災前依農業部團隊建議,在114年9月20日完成封堵並達到計畫堤頂高度,並於災前兩個月內積極完成疏濬、堤防加高培厚及預佈移動式抽水機等整備作業。

 水利署再度說明,本次馬太鞍溪堰塞湖事件,導致馬太鞍溪沿岸堤防多點溢堤後受損,純因堰塞湖帶來高流量土砂,遠超過原設計保護標準,與開口堤設置無關。

水利署代理發言人:陳副署長建成
e-mail :[email protected]
辦公室電話:(02)37073000 行動電話:0939-729084

承辦單位:河川海岸組 副組長 陳明城
e-mail :[email protected]
辦公室電話:(04)22501213  行動電話:0920848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