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最大創新科技盛會「TIE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今(16)日隆重開展!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攜手12個法人與業者,在「創新經濟館」精銳盡出,一口氣展出 65項橫跨六大領域的未來關鍵技術,從AI運算、智慧製造、淨零永續,展現臺灣科技創新的全方位實力。其中最吸睛的焦點,非現場高達5.5米、由工研院打造的「科技瀑布」莫屬!這套源自2025大阪世博「生命劇場」的虛實互動展演系統,在日本是透過超過500組顯示器與機械手臂同步律動,精準誤差僅20毫秒,呈現臺灣軟硬體整合的極致工藝。此次為該技術首次於國內公開亮相,吸引眾多媒體與觀展民眾駐足拍攝,成為展場最火打卡點。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司長郭肇中表示,科專研發成果最重要的就是要落地給產業運用,這次透過TIE這場全國規模最大的科研展示平台,展出65項創新科技涵蓋智慧機械、AI應用專區、次世代通訊、半導體、精準健康、能源等6大領域,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不同的解方。例如以AI科技即可1秒分選衣物,助新創搶攻8萬噸舊衣回收商機,還有以AI運算助攻產業打造國產化晶片,其他包括AI應用在文化展演、工具機與設備零組件業、細胞治療等方面,展現協助產業提升國際競爭力實績。
亮點展品包括:
高科技瀑布展演 引領數位雙生應用
今年展場中最火紅的5.5米高科技瀑布,為工研院「大阪世博(生命劇場)-虛實互動展演技術」與上銀、穀米等業者攜手合作,運用與智慧工廠同等級的軟硬整合技術,可同時驅動超過500組顯示器與機械手臂,呈現精準軟硬體控制與整合成果。該技術在大阪世博展出時,吸引逾百萬人參觀,未來可望在演唱會、大型展會與藝文活動上,為觀眾帶來全新體驗模式。
AI算力再進化 邊緣運算效能提升4.2倍
面對生成式AI與智慧製造浪潮,目前多數生成式AI模型仰賴雲端運算,不僅有隱私風險,企業導入門檻也提高。技術司補助工研院開發「大型AI模型邊緣運算軟硬整合技術」,以大型AI運算軟體導入晶片,AI模型可直接在本地設備運作,提升AI邊緣運算效能4.2倍,記憶體使用率降低至30~40%,達到高速推論與低延遲,降低成本與資安風險,助國內IC設計業者研發國產化推論晶片。
AI 1秒分選衣物 搶攻8萬噸舊衣回收商機
臺灣紡織產業研發能量舉世聞名,衣物回收時人工目視誤差率高,難以區分多元布料。國際大廠多採近紅外光譜成像技術,10秒才可識別1件衣物,且建置成本偏高。紡織所在產業技術司支持下,已成功技轉光學機構專利給沛德永續科技公司,攜手整合近紅外線光譜、仿生光學模組及AI多材質辨識演算法,開發「混紡纖維多光譜影像AI識別技術」,識別率95%,0.5~1秒即可檢測1件衣物,更可辨識不同材質與比例差異,每小時可處理高達900公斤廢紡織品,協助國際精品品牌衣物分選,為織品找到永續循環商業新模式。
生質三合一助劑 國際瑜珈服飾品牌採用
環保永續風潮蔚為趨勢,傳統柔軟劑僅有單一功能、來源非永續,若欲同時賦予柔軟、吸濕、反撥彈性機能,製程複雜且劑量控制困難,提高碳排與成本。在產業技術司補助下,工研院「生質型柔軟吸濕反撥彈配方技術」,以衣康酸(Itaconic Acid)開發兼具柔軟、吸濕與反撥彈三合一生質機能助劑,減少反覆測試與成本,碳排較傳統材料低40%,年減碳3.2萬噸,吸濕速度較市售快2.5 倍,摩擦係數、柔軟度與懸垂指標更優於競品,已與儒鴻、佳和實業合作,進軍國際瑜珈服飾品牌。
多通道腦刺激系統 助台朔重工跨足醫療新領域
依衛福部統計,2023年全國憂鬱症患者已逼近155萬人,目前多使用非侵入式、無須藥物治療的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療法,但因覆蓋腦區的面積不夠大,一次只能定位一區,導致一周需3-5次治療時間。金屬中心「多通道經顱磁刺激rTMS系統技術」,創新探頭設計與可調變脈衝主機系統,可同步刺激多個腦部區域,操作簡便、縮短70%治療時間,今年技轉台朔重工,後續與高雄長庚醫院、高雄榮總醫院執行試驗,造福患者。
歡迎業者即日起至10月18日蒞臨臺北世貿展覽館一館創新經濟館D區,參與豐富互動活動與社群好禮,或至「解密科技寶藏」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dttitri)掌握最夯科技資訊。
發言人:經濟部產業技術司 周崇斌副司長
聯絡電話:02-23212200#8121
電子郵件信箱:
[email protected]業務/媒體聯絡人:經濟部產業技術司 紀懿珊研究員
聯絡電話:02-23212200#8155、0910-660322
電子郵件信箱:
[email protected]工研院媒體聯絡人:行銷傳播處 黃馨儀
聯絡電話:03-591-7612、0925-073067
電子郵件信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