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友善列印 :
請利用鍵盤按住Ctrl + P開啟列印功能
字級設定 :
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
回首頁
|
English
|
民意信箱
|
常見問答
|
訂閱電子報
|
RSS
|
字級
小
中
大
功能選單
搜尋
認識經濟部
首長簡歷
副首長簡歷
經濟部沿革
經濟部組織
標誌理念
歷任部長
經濟部影音簡介
新聞與公告
本部新聞
即時新聞澄清
首長行程
活動訊息
就業資訊
訊息公告
多媒體
新聞與公告檢索
政策計畫
施政報告
施政計畫
重大政策
法規及訴願
法規命令草案年度立法計畫專區
主管法規查詢系統
草案預告
本部相關法規
訴願決定查詢
便民服務
申辦業務
常見問答
意見信箱
公文檔案
雙語辭彙對照
經濟統計
最新統計
外銷訂單
工業生產
批發零售及餐飲
工廠校正營運調查
產經情勢分析
其他本部及所屬統計
資訊園地
資訊公開
資料開放
出版品
相關連結
性別平等專區
兩公約人權教育專區
企業與人權專區
人權工作小組專區
災害應變知識區
勞務承攬派駐勞工內部申訴管道專區
網站導覽
回首頁
English
民意信箱
常見問答
訂閱電子報
RSS
全站搜尋
首頁
新聞與公告
本部新聞
請按Ctrl+P即可列印
請按Ctrl+P即可列印.
:::
本部新聞
2021-11-24 18:51
台灣電力公司
台電有「核四重啟規劃書」?台電:絕非台電正式文件,勿再引用或影射
點閱數
:
463
針對核四重啟公投提案人於意見發表會中出示所謂的「核四重啟規劃書」,部分人士指稱此為台電核能部門跨單位之作,台電今(24)日再度鄭重澄清,這份所謂的規劃書,絕非台電正式文件或報告,不僅格式缺少台電正式文件所需註明的基本資訊,對於重啟時程、經費評估上也充斥謬誤。台電強調,核四公投攸關國家重要能源政策與核能安全,各項討論應立基於正確資訊,台電過往也針對核四重啟之評估公開相關資訊並對外說明,呼籲外界勿再引用或影射該報告為台電文件,以免誤導視聽。
台電說明,針對這份流傳的所謂「核四重啟規劃書」,在格式上即與台電核能部門常用的正式文件有異。正式文件應具有封面,標明文件名稱、製作單位及日期等重要資訊,其次會有大綱及前言等內容。經檢視這份所謂的規劃書在這些重要格式上付之闕如,其來源不明且真實性存疑,絕非台電正式文件。
台電進一步說明,這份報告稱核四機組僅需3至5年、花費500億元即可重啟,惟參照許多專家學者說法,以及國外案例經驗,所述核四重啟時間及經費的說法不切實際。以美國Watts Bar 2號機重啟為例,該機組與核四1號機相較,不僅同廠已有運轉10年的同型機組,且具有機組建廠執照仍有效,耐震條件不變等有利條件,最終重啟仍花費了9年、900億元。
台電指出,核四若要重啟必須面對重重難關,原能會已評估至少需要10年,同時仍需進行新的地質調查、相關耐震安全強化工程。另需與廠家重啟新約談判、安全數位儀控系統汰舊更新、重新申請建照等外在因素,時程難以估計,經費需更詳細計畫,但恐為「天文數字」。
發言人:張廷抒專業總管理師
聯絡電話:(02)2366-6271/ 0936-625-552
Email:
[email protected]
相關內容
本部新聞
台電挺災民 9-10月啟動花蓮光復風災電費減免措施
2025-09-30
台灣電力公司
本部新聞
興達計畫承商員工疑輕生 台電:深感遺憾 該承商負責附屬設施工程 與火警事故無關
2025-09-29
台灣電力公司
本部新聞
花蓮堰塞湖溢流 台電全力救災復電
2025-09-24
台灣電力公司
本部新聞
興達火警原因與機組振動無關 台電絕不會為趕工放寬標準及省略必要程序
2025-09-24
台灣電力公司
本部新聞
燃料飆漲衝擊電價 核電大國亦無倖免
2025-09-23
台灣電力公司
本部新聞
興達火災初判因統包聯盟未使用正確墊片 台電要求立即檢討 另將強化內部相關檢查程序
2025-09-22
台灣電力公司
本部新聞
樺加沙颱風來襲 台電逾4000人力全力戒備防颱
2025-09-21
台灣電力公司
本部新聞
台電公布興達新2號機火警原因 承攬商未使用正確規格的墊片引發事故
2025-09-20
台灣電力公司
本部新聞
負載降低且風電助力 今夜尖峰備轉容量率超過6.5%
2025-09-18
台灣電力公司
本部新聞
昨(17)日備轉容量率晚間8時後已回歸6% 合理調度水力資源確保供電
2025-09-18
台灣電力公司
首頁
新聞與公告
本部新聞
請按Ctrl+P即可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