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專案成果
龐大跨域團隊加持 臺灣人工智慧優勢盡顯
發佈日期:2021-05-03
單位: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案例年度:2020
簡介:
近年因為資料量大幅增加、學習演算法進步、運算能力提升,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術應用有突破性進展。國內產業面臨市場高度競爭壓力,AI應用需求強烈,然而缺乏自主技術與人才,成為臺灣產業的發展隱憂。盤點臺灣的人工智慧優勢,國內學研在電腦視覺、機器學習等核心技術擁有較強的研究能量,產業界應該多加運用。
特色:
獎項名稱:優良計畫獎
執行單位: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巨量資訊科技中心、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計畫名稱:人工智慧產業關鍵技術拔尖計畫(2/4)
資料出處:109年度經濟部技術處法人科專成果表揚成果專輯
臺灣該如何發展人工智慧應用?從產業切入點來看,製造業為臺灣的根基,需求大;服務業應用範圍廣,容易找到利基市場;人工智慧技術和應用變化快速,適合創新創業;問答對話為跨行業應用,且中文具有獨特性,具備在地化發展優勢。此外,臺灣製造業與服務業擁有重要資料, 例如自動光學檢測(Automated Optical Inspection, AOI)資料、製程資料、醫學影像診斷資料、客服資料等,皆頗具利用價值。
為了協助產業界進一步發展人工智慧產業應用,此計畫扣合行政院「臺灣AI行動計畫」,藉由跨法人(工研院、資策會)、跨領域團隊(資料工程與資料科學、機械、電子、光電、醫療服務、產業研究等)等兩大法人、7個單位、240人的深度合作,綜合考慮國際技術創新、臺灣產業重要性、臺灣資料掌握度、臺灣技術特長,選題聚焦臺灣在製造、醫療、服務等領域重要的AI應用項目。
整體而言,計畫以「產業AI化」為技術建立策略、「AI產業化」為技術擴散策略,建構臺灣AI產業生態系,並透過「AI產業化」持續擴大「產業AI化」之影響效益。
▲ 我國首套AI基金理財系統促進普惠金融
標記百萬張瑕疵照片 提升精準度
首先, 在「產業AI化」方面, 此計畫已在封測、記憶體、PCB、石化、醫療、金融、產險等產業導入示範性AI應用。其中,針對智慧製造領域,研發成功的多分支深度學習瑕疵檢測技術,已大幅提升我國檢測設備商產品的技術水準,提高PCB檢測設備售價。
產線資源智慧調配技術則榮獲2018 R&D100 Awards,技術已導入半導體封裝與測試等產業。廠商原以人工分析資料需時3天,應用本技術僅需30分鐘。基於貝氏最佳化的智慧協作製程配方參數最佳化技術,則已擴散導入光電半導體、石化、鋼鐵等產業,減少能源耗用量。運用增強式自主學習技術發展的我國第一套工業機器人取放隨機擺放工件的應用,將導入應用於金屬加工、倉儲物流等產業。
在研發智慧製造所需的工業視覺技術時,團隊苦思如何進行瑕疵影像資料庫處理,以提昇AI檢測精確度。計畫團隊從產線取得130萬張PCB瑕疵照片,但是該如何標註才能正確、有效率,又符合產業多樣的需求?這讓團隊傷透腦筋。
團隊在與業者歷經四個多月的溝通,終於擬訂出一套符合產業需求又清楚明瞭的「瑕疵標記準則」。除此之外,檢測設備業者要求檢測速度必須小於20毫秒又是一大挑戰,有些技術有準度但速度慢,有些有速度但準度不夠,經過多方研究,團隊終於研發出「多分支網路架構」,可兼具決策彈性與運算效能,產線檢測問題迎刃而解。
▲ AIdea人工智慧產學研共創平台啟用儀式
利用AI 促進普惠金融與普及醫療
在AI產業化部分,則是將上述AI自主技術移轉至設備商與軟體業者,協助業者永續發展國產AI產品,成果包括:PCB瑕疵檢測系統、AI-DR手持式眼底鏡、虛擬客服軟體、AI乳篩醫療軟體、衛教chatbot。如此可以由業者持續擴大科專成果效益,嘉惠更多亟需導入AI的產業。
在AI平民化部分,重點在促進普惠金融與普及醫療。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ing) 是聯合國於2005年提出的金融服務概念,意指普羅大眾均有平等機會獲得負責任、可持續的金融服務。在計畫的推動下,目前已有超過3.8萬人次使用虛擬理財專員。
AI糖尿病眼底病變早篩服務,已至桃園市復興區與馬祖連江縣等4個偏鄉/離島提供服務體驗,嘉惠偏鄉民眾早期偵測病徵。所推出的首套針對國人設計並達到國際水準的AI乳篩偵測產品,已能輔助醫師判讀,篩選高風險案例優先閱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產線資源智慧調配技術榮獲 2018 R&D 100 Awards
▲ AI-DR手持式眼底鏡至偏鄉巡診嘉惠民眾
建立共創平台 加速推動產業AI化
此計畫並營運我國第一個以共創為核心的AIdea人工智慧產學研共創平台,提供需求分析、資料整備,並鏈結產學研解題能量,協助企業跨入AI應用的門檻。AIdea永續經營臺灣產業議題庫、資料庫、人才庫,加速推動臺灣產業AI化。
此計畫以科專成功案例引領AI產業發展,對臺灣AI產業推動已展現具體成果,影響效益正持續擴大。未來將持續落實「AI產業化」擴大「產業AI化」之效益,期以AI自主技術提升臺灣產業的國際競爭地位。
成功心法Box
本計畫研發製造、醫療、服務等領域重要的AI技術與應用項目,推動產業AI化、AI產業化、AI平民化。計畫執行兩年(FY107~FY108),技術已移轉給55家廠商,簽約金額已達1億3,114萬元,引領廠商投資15.94億元,衍生產值達22.78億元。
【專家推薦】
本計畫扣合行政院「臺灣AI行動計畫」,藉由跨法人(工研院、資策會)、跨領域團隊(資料工程與資料科學、機械、電子、光電、醫療服務、產業研究等)深度合作,綜合考慮國際技術創新、臺灣產業重要性、臺灣資料掌握度、臺灣技術特長,選題聚焦臺灣在製造、醫療、服務等領域重要的AI應用項目,推動產業AI化、AI產業化、AI平民化。計畫以「產業AI化」為技術建立策略、「AI產業化」為技術擴散策略,建構臺灣AI產業生態系,並透過「AI產業化」持續擴大「產業AI化」之影響效益。
本計畫團隊跨工研院與資策會兩大法人共7個單位,執行人數240人。團隊人員的專業背景涵蓋資料工程與資料科學、機械、電子、光電、醫療服務、產業研究等,並曾榮獲R&D 100 Awards等多個獎項。
本計畫研發製造、醫療、服務等領域重要的AI技術與應用項目,推動產業AI化、AI產業化、AI平民化。計畫執行兩年(107年、108年),技術已移轉給55家廠商,簽約金額已達1億3,114萬元,引領廠投資15.94億元,衍生產值達22.78億元。在產業AI化部分,已在封測、記憶體、PCB、石化、醫療、金融、產險等產業導入示範性AI應用。
AI是改變全球產業發展的重要科技,也是臺灣亟需建立的關鍵技術,本計畫以科專成功案例引領AI產業發展,不論是策略規劃或執行成果,都已展現具體的效益及對臺灣產業的貢獻。
點閱數:
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