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技術評析

川普經貿政策對臺灣紡織業影響之分析
發表日期:2018-02-28
作者:王雨讓(紡織所)
摘要:
川普為第45任美國總統,政見大致可歸納為:(1)美國優先:鼓勵製造業回流,增加美國本土生產量以替代進口量,進而帶動就業增加;(2)保護主義:追求公平貿易,檢討過去協定內容,不願美國再無償擔任全球貿易領導者的角色。

全文:

壹、前言
 

2016年11月8日第58屆美國總統選舉,共和黨候選人唐納.川普(Donald John Trump)與其搭檔邁克.彭斯(Michael Richard Pence)以306張選舉人票當選,於2017年1月20日正式宣誓成為第45任美國總統。
 

縱觀選舉期間,川普的政見大致可歸納為:(1) 美國優先:鼓勵製造業回流,增加美國本土生產量以替代進口量,進而帶動就業增加;(2) 保護主義:追求公平貿易,檢討過去協定內容,不願美國再無償擔任全球貿易領導者的角色。下文分別論述川普經貿政策的主軸,分析對臺灣紡織產業的影響,供讀者參考。
 

貳、川普政策主軸
 

一、稅制改革
 

(一)選舉之承諾
 

1.個人所得稅
 

級距由7級簡化為3級(35%、25%及10%),並大幅提高標準扣除額。
 

2.企業稅
 

從35%降至15%,並廢除營利事業的最低稅賦制。此外,將美國企業海外盈餘匯回國內的稅率調降至10%,同時修正目前美國海外子公司採盈餘直至匯回才課稅的遞延課稅制,避免企業透過海外延遲納稅情事。
 

(二)稅改落實情況
 

2017年12月19日美國聯邦眾議院通過稅改案,川普在12月22日簽署,以下依據已簽屬之稅改案最終版本進行說明,並著重於企業稅相關內容:
 

1.個人所得稅(僅實施至2025年止)
 

個人所得稅維持7個級距,將原先的10%、15%、25%、28%、33%、35%和39.6%調整至10%、12%、22%、24%、32%、35%和37%。提高標準扣除額至12,000美元,並取消目前的個人免稅額4,150美元。
 

2.企業稅
 

(1)將企業所得稅率由35%降至21%
 

2018年1月1日新法案生效,美國企業稅率從35%降低至21%,若企業之會計年度期間橫跨生效日,則適用以混合稅率進行計算。
 

(2)廢除企業最低稅負制(Alternative Minimum Tax, AMT)
 

廢除20%的企業最低稅負制1,原先因最低稅負額低於一般稅負而須繳納AMT之企業,以後僅需繳納一般企業稅。
 

1 十二個國家包含:日本、汶萊、智利、紐西蘭、新加坡、澳洲、馬來西亞、秘魯、美國、越南、墨西哥及加拿大。
 

(3)允許企業加速認列資產購買成本之費用
 

為鼓勵公司投資廠房與設備,允許企業於購買與投資當年度,直接將資產100%的成本認列為費用,此措施將實施至2022年,無論全新或二手資產皆適用,2022~2017年百分比將逐年遞減。依據美國製造技術協會的預估,此法將鼓勵製造商安裝新自動化設備,並提前汰換老舊機器設備。
 

(4)降低穿透個體或穿透型組織之稅率
 

在舊的法令下,取自穿透個體(例如:合夥組織、S型公司及獨資企業)型態之企業的收入,須納入個人所的稅進行申報,適用個人所得稅率,而新法允許個人對於符合條件之營業收入,最多可扣除20%之金額後再行申報,將實施至2025年。
 

(5)美國企業自持有境外留存盈餘可享100%免稅(參與豁免制度)以及配套強制分配措施
 

美國企業自持有10%之特定海外公司收到之股利,將可享有100%的股利扣除額(亦即100%免稅)。而在舊法下累積之海外現有盈餘與利潤將強制視為已匯回,稅率依照海外公司資產類別分別課徵現金/約當現金資產15.5%,以及非現金資產8%。
 

(三)未來影響分析
 

川普上任後進行了美國財政史上自1986年以來最大規模的稅改案,據估計,美國未來10年的減稅規模將高達1.5兆美元。而稅改對於美國經貿發展究竟是「蜜糖」或是「毒藥」,以下就正、反面影響進行分析:
 

1.正面影響
 

(1)刺激民間消費
 

減稅使人民擁有更多可支配所得,依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的預測,即使個人所得稅的降低並非針對收入規模最低的族群,他們仍可受益,原因為減稅將使中、高階收入群體將一部分節省下來的稅負花費於服務型消費,而這些服務通常由社會中較低收入的族群提供,此舉將可提高低技能勞動力的就業與工資。
 

(2)吸引美企移回美國或海外企業投資
 

對美國當地企業而言,降低企業稅可直接節省稅負,加上修法後立即就有現金強制分配股利匯回美國,會刺激美企考慮移回或續留美國境內投資。對於海外企業而言,美國投資環境具有法規透明及接近市場需求等優勢,加上新法歡迎外資到美國投資設廠或設點,會使海外企業將美國納入布局考量地點中。
 

2.負面影響
 

(1)推升財政赤字與公共債務
 

川普雖採取廢止稅法中部分扣除規定、減少政府管制措施,以及現金強制分配股利匯回等措施,試圖抵銷以上稅務優惠所增加之赤字,抑或是減緩財政赤字增加的速度,然減稅與增加基礎設施支出計畫共行的結果,仍使美國面臨大量財政赤字與公共債務的危機。此外,減稅造成的赤字增加與公債發行量增加將推升美國公債殖利率,進而推升美元,降低美國產品出口競爭力。
 

(2)金融環境不穩與在美投資企業承受風險增加
 

減稅政策可能會刺激企業進行大規模現金流動行為,而大部分的傳產現金流動較受限,企業無法在短期內為增加的資本支出提供大量資金。因此,須注意現金流量過度集中於從事重大財務風險的行業。IMF曾警告,減稅與金融去監管計畫,恐使美國企業的風險承擔水平大幅增加,在政策後續效應推升利率上漲的情況下,若企業成長幅度過緩,將增加償還債務的難度。
 

(3)全球減稅競爭
 

預料減稅政策將使全球熱錢湧入美國,許多國家面臨匯率動盪及貶值的壓力,因此世界各國也陸續發出減稅聲明以吸引投資者注意。
 

二、貿易策略改革
 

川普內政與外交政策圍繞著「美國優先」與「讓美國再次偉大」之高指導原則推進,並在此核心下力推貿易保護政策。為此頒布了多項與貿易有關的行政命令,發起十幾起新的貿易救濟調查。。
 

(一)發起行政命令
 

川普透過與對外經貿政策有關之行政命令(參見下表1),盤點美國即時貿易資訊,檢視與美國存在顯著貿易逆差的國家是否違反與濫用現有的貿易協定。
 

表1 與對外經貿政策有關之行政命令
日期 簽署行政命令
2017年3月31日 〈關於鉅額貿易逆差的綜合評估報告〉
〈確立加強課徵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並就違反貿易和海關法之行為確實執法〉
2017年4月18日 〈購買美國貨、僱用美國人〉
2017年4月29日 〈設立貿易和製造政策辦公室〉
〈處理違反與濫用貿易協定〉

資料來源:紡織所整理,2018.01。
 

(二)退出TPP
 

1.跨太平洋夥伴協定簡介
 

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以其「高品質、高標準、涵蓋範圍廣泛」的內容作為21世紀自由貿易區的典範為目標,十二個國家 經濟生產毛額共達28.1兆美元,占全球經濟生產毛額的比重達近40%,為史上規模最大的區域自貿協定。
 

2.川普對於TPP的看法與舉動
 

川普認為不平等的貿易政策是美國貿易逆差的主要原因之一,於2017年1月23日簽署備忘錄,美國正式退出TPP。而後川普提出「未來所有經貿協議都必須符合美國勞工利益」的談判原則,確保美國在自貿協定中都能有實際獲益。
 

3.TPP後續發展動向
 

剩餘的十一個成員國持續攜手推動跨太平洋夥伴全面發展協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CPTPP),於2017年11月11日越南APEC峰會上宣布通過CPTPP之架構。目前核心內容已達協議,各國同意維持TPP高標準的各區平衡與區域整合性,在確保參與各國商業及其他利益的前提下,保有從前TPP對成員國的約束力,包含針對各國建立相關法律和規範的彈性等。
 

後續動作尚待各國進行國內的合法流程、將尚未取得共識的項目定案、以及將最終版的簽署文件經合法認證並翻譯成各國語言後,交給各國代表簽署,一旦有六個成員國完成國內修法程序,60天後CPTPP即正式生效。
 

除原11個國家外,英國也正在評估脫歐後加入CPTPP的可能性,以作為尋找替代出口市場計劃的一部分。
 

(三)NAFTA重啟協商
 

1.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簡介
 

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NAFTA)為美國、加拿大及墨西哥在1992年8月12日簽署之三國間區域性全面貿易的協議,宗旨為消除貿易障礙、創造公平競爭環境、增加投資機會,以及促進三邊、地區及多邊合作。NAFTA協議生效後,美國、加拿大及墨西哥間大部分的商品皆免關稅,美國與墨西哥的邊境每天平均貿易額高達14億美元。
 

2.川普對於NAFTA的看法與舉動
 

川普政府堅持重商主義 的貿易觀點,認為貿易赤字損害美國經濟,並將NAFTA重新談判列為最高貿易政策議程之一。2017年5月18日,川普總統宣布重新談判NAFTA,並於2017年8月16~20日在華盛頓開始了第一輪會談,總共計劃進行七輪談判。談判時程如下:
 

表2 NAFTA談判行程
日期 行程 內容
2017年7月17日   ●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佈重新談判詳細內容
2017年8月16~20日 第一輪談判 ● 大幅度修改架構
● 進行部分協議文本協商
2017年9月1~5日 第二輪談判 ● 談判議題:電子商務、投資、環境及反貪腐
2017年9月15日   ● 美國欲新增「落日條款」,要求每隔五年須由美國同意後,NAFTA才能繼續生效,引來加拿大與墨西哥強力反對
2017年9月23~27日 第三輪談判 ● 談判議題:中小企業議題
● 完成相關協定架構
2017年10月13~17日 第四輪談判 ● 美國要求:

(1)北美地區製造汽車的比例由現行62.5%上調至85%;美國製造汽車零件比重須達50%

(2)限制加拿大牛奶產量

2017年11月17~21日 第五輪談判 ● 此次會談未解決任何重大分歧
● 將目標改為2018年3月底完成談判

資料來源:紡織所整理,2018.01。
 

3.NAFTA重起協商的主要項目
 

2017年7月17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的NAFTA重啟協商目標包含21項議題(參見表3)。
 

表3 NAFTA重啟協商之主要議題範疇
主要議題
貨品貿易 競爭有關議題
衛生和植物檢疫辦法(SPS) 勞工議題
關務與貿易便捷化及原產地規則 環境議題
技術性貿易障礙(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TBT) 反貪腐
良好法規實(Good Rgulatory Practices) 貿易救濟
服務貿易(包括電信及金融) 政府採購
數位貿易、跨境數據流動 中小企業
投資議題 能源
智慧財產權議題 爭端解決
透明化 貨幣議題
國有企業(State-Owned-Enterprises)及政府控制企業  

資料來源:顏慧欣(2017.07.20),〈近期美國川普政策經貿政策重點分析與展望〉,中華經濟研究院。
 

(四)貿易策略面改革之展望
 

川普政府種種對外經貿政策顯示美國已對外提升經貿門檻。未來協定談判中將納入更多元的內容與貿易門檻,以雙邊談判經貿政策做為主軸,並對個別國家施予更深的影響力。
 

參、川普政策對臺灣紡織產業之影響
 

一、臺商全球布局目標國是否改變?
 

(一)減稅政策對於吸引臺商赴美投資效果有限
 

對臺灣紡織業者來說,大幅調降的企業稅恐不會成為驅動其前往佈局之主要因素,理由為:
 

1. 仍存在雙重課徵稅的成本
 

川普政策並未提及是否修改外商在當地投資之股利匯出扣繳稅款,目前臺灣與美國尚無簽署租稅協定,仍維持30%之稅率,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2.其他投資因素的考量不可小覷
 

美國投資環境具有法規透明及接近市場需求等優勢,以較高自動化的品項來說,無論在亞洲或在美國投資機器成本皆相同,的確可能吸引業者赴美投資。然投資決策最重要的考量還是在於當地人力供給、客戶市場反應與產業供應鏈等配套。據編輯群對臺灣紡織業者訪談經驗而言:
 

(1)目前美國品牌商對於未來美國製造商品的下單量尚不明朗,即便在美國設廠,也很難預估未來產量;
 

(2)對注重由上至下游垂直供應鏈相互配合的紡織而言,若非有完整的供應鏈一同前往投資,則需花費大量人力及時間尋找當地合作的廠商。
 

(二)美國退出TPP將使臺商前往越南投資的速度放緩
 

美國退出TPP後,部分程度降低越南對外資的吸引力,加諸越南的土地成本與人力成本逐年高漲,預期臺灣紡織業者在越南建構產業群聚的速度將減緩,其中下游業者近年來也逐漸關注其他具人力成本優勢之東南亞國家,如:柬埔寨及緬甸等。
 

(三)中美洲國家成為投資佈局熱門標的
 

美國-多明尼加-中美洲自由貿易協定(U.S.-Dominican Republic-Central America Free Trade Agreement, DR-CAFTA)中的中美洲國家因享有出口至美國大部分商品免關稅、距離市場近,能快速反應市場需求等優勢,而重新受到美國品牌商的重視。據瓜地馬拉服裝產業貿易協會表示,中美洲國家的出口值2017年呈現成長趨勢,且服裝平均價格自2015年的每平方公尺3.4美元,上漲至2017年的每平方公尺3.75美元,顯示其競爭力逐漸增強。
 

目前許多來自亞洲的投資者正不斷尋找在中美洲設廠的機會,並以哥斯大黎加、瓜地馬拉及宏都拉斯為主,而薩爾瓦多因具有工資上漲快速及政府缺乏未來產業發展策略,是較不建議前往的地區。
 

二、臺商訂單是否增加?
 

據前述分析,川普政府的寬鬆財政政策在短期內將會一定程度的刺激美國經濟,帶動消費動力,進一步提升美國品牌商對供應鏈的需求及深化緊密程度,加諸品牌商去庫存化告一段落,預計2018年下單力道將增強。臺商應把握美國振興經濟,使品牌商採購需求增加的機會。
 

三、臺商該選擇什麼產品?
 

臺灣以高附加價值或高機能性產品享譽國際,其因製程複雜,有賴許多高技術性人力與精密設備的配合,以現階段美國的生產環境而言,尚無法生產多道次後處理加工等複雜度較高的產品。成衣方面,當地仍多以工序簡單的T-shirt為主,若能與中美洲的臺灣成衣業者合作,較能生產出高技術性的服裝。
 

四、NAFTA協議的不確定性對臺灣紡織業供應鏈影響較小
 

NAFTA所形成的紡織供應鏈為:美國及加拿大出口紡織品至具有較低廉勞力的墨西哥進行成衣製作,再將成品回銷至美國及加拿大。即便在廢除NAFTA這種最悲觀的情況下,美國品牌商仍有辦法快速的找到替代供應者,如此美國製造業回流取代進口以減少貿易赤字的成效恐不明顯。
 

以美國成衣進口來看,中國大陸近年來的供應鏈地位依舊,因此可得知,在品牌商採購的考量要素中,成本及交期依舊為最重要的考量(參見圖1)。
 

美國成衣進口統計(自中國大陸與NAFTA)

資料來源:Office of Textiles and Apparel under the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圖1 美國成衣進口統計(自中國大陸與NAFTA)
 

進一步觀察美國自墨西哥進口的成衣品項來看,幾乎大宗的類別皆屬非時尚敏感的基本款,例如:男士棉製褲、針織衫及針織裙等,而這些產品不僅具有較高的替代彈性,且與目前具有價格競爭力的亞洲國家(如:中國大陸、越南和孟加拉等)大量供應給美國的品項一致(參見表4)。
 

表4 美國自墨西哥進口的成衣主要品項統計
排序 品項

佔墨西哥

成衣出口比例

在美國進口

來源國之排名

美國主要進口

來源國

美國次要進口

來源國

排名 佔比* 國家 佔比* 國家 佔比*
1 棉質褲(男裝) 30.8% #3 18.0% 孟加拉 23.7% 中國大陸 18.6%
2 棉質針織衫(男裝) 8.1% #10 4.6% 中國大陸 35.4% 越南 14.9%
3 人造纖維針織衫(女裝) 7.7% #4 5.3% 中國大陸 29.7% 越南 19.6%
4 人造纖維針織衫(男裝) 7.2% #6 6.5% 宏都拉斯 14.3% 越南 13.2%
5 其他人造纖維服裝 6.0% #3 4.6% 中國大陸 56.8% 越南 10.4%

註:佔比為該品項中各國佔美國總進口量之比例。
資料來源:Office of Textiles and Apparel under the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綜上所述,在NAFTA協議的不確定,以及成本考量下,預估美國品牌商會將採購部分分散至亞洲及中美洲地區,品項多為非時尚敏感的基本款,與臺灣所供應的高附加價值及高機能性多層次加工品項有別,預估將不會取代原大宗出口的布料。
 

根據2018年2月16日美國NAFTA談判代表Robert Lighthizer的發言,目前雖然仍有許多問題需解決,但對於談判進展表示樂觀,而這也是美國政府在重談NAFTA以來,初次暗示退出NAFTA的可能性將降低。若談判持續達成共識,如此NAFTA將維持現狀,墨西哥仍是北美服飾品牌商的重要供應地之一,對於臺灣原在墨西哥有合作對象的業者而言,能維持原供應鏈,將具複雜多層次加工的布料運往墨西哥、加工成服飾後免關稅進入北美市場,節省掉另尋合作夥伴的成本。
 

肆、結語
 

在川普實施美國振興經濟及美國優先的政策方針下,影響了全球的投資環境及供應鏈,目前可推論對於臺灣紡織業者的影響為:
 

(1)減稅政策對於吸引臺商赴美投資效果有限,對欲實行全球布局的企業而言,在何種投資架構下才能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都需要通盤考量。
 

(2)川普對區域貿易協定的態度轉變將增加臺商重尋新布局基地的速度,包含近年極具人力成本優勢之東南亞國家-柬埔寨及緬甸等,以及具能快速反應市場需求優勢的中美洲國家。
 

(3)美國振興經濟將使品牌商採購需求增加,臺商應積極爭取此波商機。
 

未來在川普持續採取保護主義下所造成的不確定性及市場動盪,尚需要一段時間觀察後續變化。
 

參考文獻
 

1.Dr Sheng Lu(2017.11.08), "Which products would be hardest hit if NAFTA nixed?", Just-style
 

2.Dr Sheng Lu(2017.11.26), "The impact of Trump’s trade policy on apparel businesses", Just-style
 

3.Harry G. Broadman(2017.12.31), "Will A Global Corporate Tax Cutting-War Yield The Intended Benefits?", Forbes
 

4.Ivan Castano Freeman(2017.11.29), "Central America apparel exports up on activewear and NAFTA", Just-style
 

5.Leonie Barrie(2017.07.21), "Trade policy tops sourcing concerns for US fashion firms", Just-style
 

6.Leonie Barrie(2017.08.24), "NAFTA renegotiation-Key issues for textiles and apparel-Update", Just-style
 

7.Michelle Russell(2017.11.21), "US sets out revised NAFTA negotiating objectives", Just-style
 

8.Robert P Antoshak(2017.07.12), "How has NAFTA worked out for textiles and apparel?", Just-style
 

9.丁傳倫(2017.12.22), "美國稅改法案最終版通過參眾兩院投票", https://home.kpmg.com
 

10.胡天盛(2017.01), "強人當道,臺灣如何搭建與新體系的橋樑?", 《新興市場商訊》, 新興市場研究協會。
 

11.韋樞、鍾榮峰(2017.12.10), "美國降稅,臺灣企業考量成本勝於減稅", http://www.cna.com.tw
 

12.劉孟俊等(2017.12), "在川普時代如何強化臺美供應鏈關係", 中華經濟研究院。
 

(本文作者為紡織所執行產業技術前瞻研究與知識服務計畫產業分析師)


* 點閱數2871
更新日期:2020-04-08

回上一頁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