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於7月4日舉辦「製造部門減碳旗艦行動計畫社會溝通會議」,透過邀集產業公協會、非政府組織(NGO)、專家學者、政府機構等利害關係人參與,針對製造部門減碳挑戰進行深入討論,凝聚社會共識。同時,經濟部正式宣示啟動「產業長期社會溝通機制」,透過政策議題社會溝通協作,以及淨零商模企業新創媒合,結合全體社會力量,共同邁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
製造部門作為六大部門之一,長期以來是我國經濟成長主要動力,但如今也正面臨淨零轉型的重大挑戰,2030年須達到減量18%的部門減碳目標。為此經濟部除了持續推動既有減碳行動計畫外,今年(114年)新增減碳旗艦計畫,聚焦於「擴大產業參與」及「創新技術開發」兩大主軸,並推出「產業自主減量」、「深度節能—製造部門」、「國營事業減碳—中油」、「國(公)營事業減碳—中鋼」等四大計畫,協助產業實現減碳目標。
會議中,與會代表除關切產業轉型路徑、深度節能、公正轉型與碳定價等議題外,亦肯定經濟部推動產業減碳與社會溝通的努力。經濟部何晉滄政務次長表示,產業面臨碳定價、景氣波動與產能過剩等挑戰,經濟部將研議創造低碳內需、強化能力建構與法規優化等措施,並強化資源循環利用,透過跨部會合作,優化ESCO環境,包含資金與法規管理等,以協助產業智慧化與低碳化雙軸轉型。針對中鋼與中油,則應展現國營事業帶頭減碳的示範作用,積極投入低碳轉型,兼顧減碳及產業平衡發展。何次長亦強調,勞工權益與中小企業支持為產業轉型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經濟部將於後續政策規劃中持續納入考量,以兼顧公正轉型。
經濟部表示,社會溝通工作不會因本次會議結束而停止,經濟部正式宣告啟動「產業長期社會溝通機制」,為產業減碳議題納入更多討論、協作與成長的空間。本次的產業長期社會溝通機制分為兩大主軸,一是啟動各式議題的常態性溝通,邀請多方利害關係人共同協商解方;二是建立民間團體淨零解方與資源提供者的媒合平台,促進更多元的社會價值融入淨零轉型過程。
經濟部強調,此次啟動的長期社會溝通機制,將推動政府、企業與社會各界由單向溝通轉向多元協作,透過整合資源與深化對話,共同為國家淨零目標努力。未來,經濟部將持續以開放、透明及合作的態度,推動產業減碳行動,深化社會溝通,凝聚社會力量,實現永續發展的願景,為我國邁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奠定穩固基礎。
發言人:產業發展署陳佩利副署長 聯絡電話:02-27541255分機2903、0925-775150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發言人:許嘉玲副司長 聯絡電話:(02)2321-2200分機8263、0932-940-688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業務聯絡人:產業發展組永續發展組潘建成副組長 聯絡電話:02-2754-1255分機2702、0963-387386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業務聯絡人:蘇惠君專門委員 聯絡電話:02-2321-2200 分機8230、0939-569-459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
臺灣與巴拉圭雙方簽署之經濟合作協定(ECA)第8號決議文自114年7月5日正式生效,我方同意調降巴國冷凍去骨豬肉、已調製或保藏之牛雜碎、小麥粉、工業用酒精及紡織品等17項產品輸臺關稅至零,以及米菓關稅調降至10%;天然蜜關稅採三年調降至20%。
國際貿易署表示,巴拉圭經濟產業以農產品為主,自106年迄今,我自巴國進口上述產品約4,544萬美元,以冷凍去骨豬肉為大宗,本次關稅調降有助擴大雙邊經貿交流及合作商機並鞏固邦誼。
巴拉圭為我在南美洲的重要友邦,經濟發展表現相當穩健,一直以來堅定支持我國的國際參與。巴國政府特別重視畜牧產品之出口競爭力;近年來更致力於推動產業升級與轉型及促進投資。
臺巴ECA自107年2月28日生效後,迄今已召開4屆聯合委員會,達成多項具體成果,為雙邊貿易帶來正面效益。相較於ECA生效前,去(113)年臺巴雙邊貿易總額成長3倍,特別是巴拉圭冷凍牛肉,已成為臺灣主要牛肉進口來源之一,我國手工具、塑膠製品及車輛零件等工業產品銷往巴國亦成長27%,顯見雙方經貿往來愈益熱絡。
上述決議文(中、英文版)已登載於經濟部國際貿易署之臺灣ECA/FTA總入口網(https://fta.trade.gov.tw/),歡迎各界參閱。
貿易署發言人:胡副署長啟娟 聯絡電話:02-2397-7109、02-2397-7178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業務聯絡人:雙邊貿易二組組長管焙埼 聯絡電話:02-2397-7401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https://fta.trade.gov.tw/
|
中央氣象署今(5)日上午8時30分發布丹娜絲颱風海上警報,中央災害應變中心隨即開設二級應變。台灣自來水公司於上午9時立即召開緊急應變小組第一次會議,全面盤點應變人力與物資,超前部署,全力確保供水穩定不中斷。
面對今年首個侵台颱風,台水公司各單位均完成防颱整備及設備查檢作業,包含清配水池總量480萬噸、淨水藥劑14,900噸、發電機489台、水車60台、合作搶修廠商324家(總人力1,247人),並動員公司內部人力1,518人。因應颱風可能帶來豪雨影響水源水質,公司已針對南部及離島等降雨熱區加強整備,完成淨水藥品補充、沉澱池與污泥清理、配水池高水位維持,以及各項水質監測設備的檢查與測試,力求第一時間應變各項挑戰。
台水公司提醒民眾,颱風豪雨可能導致原水濁度升高,或因停電等突發事件影響供水,建議民眾提前儲水備用,以減少生活不便。如遇緊急停水情形,請務必關閉抽水馬達電源,避免空轉造成高溫損壞或引發火災,也請勿將日常作息中使用之橡皮管浸入水中,避免因虹吸作用導致水質遭受污染。
如颱風期間供水受影響,台水公司將於第一時間發布公告,民眾可透過下列管道查詢即時資訊: ■ 停水公告查詢系統:https://web.water.gov.tw/wateroff/ ■ 台灣自來水APP ■ LINE官方帳號(可訂閱停水通知)
若有任何用水相關問題,歡迎撥打台水24小時免付費客服專線:1910。
發言人:副總經理 武經文 聯絡電話:04-22244191分機205,行動電話:0934-262835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業務聯絡人:供水處處長 何承嶧 聯絡電話:04-22244191分機350,行動電話:0905-392180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
因應丹娜絲逐步進逼,台電嚴陣以待,全力嚴防強風豪雨可能帶來的災害,完成防災設備及備料盤點,並部署逾4,000名搶修人力待命、備妥搶修車輛與機具,必要時將迅速啟動支援機制。台電汲取過往颱風經驗,提前與各地方政府合作,及早進行樹木修剪以降低可能災害,針對容易坍方、道路中斷等山區,將透過無人機協助查報,強化災情掌握,增進搶修效率。
台電也呼籲民眾共同加強防颱,降低颱風影響。例如加強固定招牌看板、取下懸掛物,如遇電線掉落與外露,請勿碰觸並立即通知台電處理。對於易積水地區之地下室,可於出入口裝置防水閘門或堆置砂包擋水,加強防範地下室淹水。另外,如有抽水站等不能停電的相關單位或設備,或是須24小時使用維生設備之用戶,請及早自備發電機或不斷電設備。
台電強調,針對颱風造成的停電事故,將積極搶修儘快為民來電,復電順序採「供電樞紐變電所→主幹線→分歧線」的原則,從變電所開始,接著是主要線路,最後是支線,逐步恢復供電,並採先恢復捷運、火車、自來水及電話通信等公用設施。
台電提醒民眾,若發生停電事故,民眾可使用「台灣電力APP」停電報修功能,或是台電網站於颱風期間開設的「颱風停復電資訊」專區,輸入停電地址、停電狀況,即可查詢或通報停電資訊;將台電「1911」客服專線保留給無法使用網路或仍習慣打電話的用戶通聯使用。
發言人:蔡志孟副總經理 聯絡電話:(02)2366-6271/0958-749-333 Email:[email protected] 業務聯絡人:配電處黃銘宏處長 聯絡電話:(02)2366-8669/0928-711-437 Email:[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