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華民國經濟部

:::
本部新聞
2025-05-19 20:20
台灣電力公司

核三2號機除役前僅占3% 電力調度無虞 台中電廠火力全開是假訊息 空品受多重因素影響 發電空污已減七成

點閱數158
針對外界關注核三2號機停機後火力發電與空氣品質影響,台電今(19)日強調,17日晚間停機的核三2號機,原發電占比僅約3%,且早已規劃新增燃氣機組搭配再生能源,增加容量遠超過核三2號機容量,因此對供電影響有限,台中電廠更沒有也不需要火力全開。此外近年火力電廠空污排放大幅下降近70%,即便核三1號機2024年除役,去年空污排放仍較前一年再減逾8%,而核三2號機停機後,台電估今年空污排放亦可望持續下降。

有關台中市盧市長及環保局指台中電廠發電增加50%及火力全開,台電澄清完全是誤解的錯誤資訊。盧市長指5/16發電3,000MW,5/18發電4,500MW,增加50%,事實上是將5/16日間與5/18夜間不對等比較,且並非台中電廠夜間增加發電,而是日間因為有太陽光電才可減少發電,若沒有太陽光電,在用電需求相同的狀況下,日間也一樣要增加發電。此外,台電遵守「台中電廠非空污季運轉不超過九部」的承諾,不會火力全開。數據顯示,與核三2號機發電能力相同的核三1號機於去年7月停機,比較核三1號機停機前後台中電廠發電量,去年與今年同期(1-4月)分別為81.1億度及69.5億度,意即核三1號機停機前後,中火發電量仍減少超過一成,顯見核三2號機停機也不會增加台中電廠發電。

有關外界質疑核三2號機停機後區域電力變成北電南送,台電表示,台灣是海島獨立電網,為確保穩定供電,本島電網彼此相連融通,因應不同區域、產業型態、季節或時段的發、用電特性,區域互相融通為常態。以今日上午10時30分為例,北部用電比發電多100萬瓩時,即由中南部多發電量供應,顯示電力供需是動態平衡,需要長期觀察分析,以片刻的狀態做出片面詮釋,是對電力系統的一知半解,無助穩定供電和電力建設的討論,台電會持續確保所有國人用電需求皆可滿足。

有關部分聲稱代表台電基層員工的核能民團,指核三2號機停機導致澎湖尖山電廠被迫幫忙本島供電,台電澄清,台澎間設有海底電纜,主要用於白天自澎湖回送過剩再生能源,並在遇突發事件可由本島供電救援,平時澎湖用電主要由在地電廠自發自用。如17日澎湖用電創今年5月新高,晚間尖峰用電約8萬瓩,皆由尖山電廠發電供應,電力無回送台灣本島,意即並無所謂本島燒不夠請澎湖幫忙的狀況。

台電表示,該意見以台電基層員工自居,卻屢次引用片面錯誤資訊,台電尊重各界關心電力議題的多元意見,惟盼公共討論能基於事實與理性,讓第一線台電同仁為穩定供電所作努力不被誤解扭曲。

依據環境部委託國內權威學者之研究結果,以最新TEDS12空氣污染物排放統計清冊進行模擬分析,顯示影響我國空氣品質的因素,包括氣象條件、地形因素以及污染排放來源等,而在污染排放來源部分,有近半的影響來自境外移入,境內污染的影響,則包括交通源12.2%、逸散源26.6%、工業源10.7%,其中電力影響占比約為2.3%,低於大貨車、鋼鐵基本工業之影響占比。

台電說明,伴隨發電與空污防制科技的進步,發一樣的電,空污、碳排已明顯減少,這也是近年「以氣代煤」持續推動低碳、低空污燃氣複循環機組,及加速佈建無碳綠能的能源轉型趨勢。從實際結果來看,台電火力電廠空污排放量從2016年10.7萬公噸,降到2024年3.4萬公噸,減幅近70%;碳排部分,電力排碳係數從2016年每度電排碳0.530公斤,降至2024年0.474公斤,降幅亦超過10%。

台電指出,2016年核能發電占比超過10%,但發電的空污、碳排比目前多,而近年核能機組除役,空污、碳排仍持續下降,顯示核能並非所有問題的解答,更有核廢問題需長遠面對;而空品實際受污染源、地形與大氣條件多重複雜影響,部分公眾人物長期信奉將空污單一歸因於火力電廠的迷思,無助空品問題解決。

台電再次重申,穩定供電仰賴多元能源,沒有單一能源是萬靈丹,扭曲火力發電為「髒電」,卻無視核能發電也面臨核廢料處理問題,無助台灣穩定供電與空品改善。

發言人:蔡志孟副總經理
聯絡電話:(02)2366-6271/0958-749-333
Email:[email protected]
業務聯絡人:電力調度處周芳正處長
聯絡電話:(02)2366-6600/0952-810-417
Email:[email protected]
業務聯絡人:環境保護處吳政宏處長
聯絡電話:(02)2366-7200/0927-291-156
Email:[email protected]
業務聯絡人:發電處孫禹華處長
聯絡電話:(02)2366-6500/0928-158-862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