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華民國經濟部

:::
加強水資源管理防汛整備

(一)以「開源、節流、調度、備援」四大面向,增加供水韌性,推動多元水源開發及科技造水、強化跨區調度及備援管網、加強水庫清淤及保育治理、提升自來水普及率、推動產業使用再生水。 (二)持續辦理水環境建設及河川環境管理、運用科技智慧防災、推廣在地滯洪、逕流分擔、出流管制,促進韌性防洪。

一、工作範疇
因應極端氣候所帶來之高風險及旱澇交替之嚴峻情勢,以全面視野、全新觀念積極推展「水資源企劃及保育」、「水資源開發及維護」、「河川海岸及排水環境營造」及「水資源科技發展」等工作,以求持續解決臺灣水旱災問題。

二、推動做法
(一)水資源開發及維護:辦理石門水庫阿姆坪防淤隧道工程計畫、石門水庫至新竹聯通管工程計畫、大安大甲溪聯通管工程計畫、曾文南化聯通管工程計畫、臺中至雲林區域水源調度管線改善計畫、臺南山上淨水場供水系統改善工程計畫、備援調度幹管工程計畫、曾文水庫放水渠道及擴大抽泥工程計畫、加強平地人工湖及伏流水推動計畫、伏流水開發工程計畫第二期、重大水資源規劃作業計畫、新竹海水淡化廠工程計畫、臺南海水淡化廠工程計畫(第一期)、離島地區供水改善計畫第三期、三重及蘆洲區域供水管網改
善工程計畫(第一階段)、無自來水地區供水改善計畫第五期(114-
118年)、老舊高地社區用戶加壓受水設備改善計畫第二期(114-
117年)等17項計畫。
(二)河川海岸及排水環境營造:辦理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中央管流域整體改善與調適計畫、縣市管河川及區域排水整體改善計畫、蘇澳溪分洪工程計畫、備用水井規劃調查及雙北地區建置計畫、水災智慧防災計畫、地下水保育管理暨地層下陷防治第4期計畫(114-117年)、荖濃溪防災韌性計畫(114-118年)等8項計畫。
(三)水資源科技發展:辦理水旱災預警策進技術研究、水資源淨零科技計畫、以自然為本之跨域整合調適示範計畫等3項計畫。
聯絡資訊
經濟部水利署
黃建明
04-2250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