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專案成果

全球首創!透明魚缸秒變解說板 魚隻資訊跟著視線跑
發佈日期:2023-10-23
單位: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案例年度:2022
簡介:
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科技專案支持下,工研院全球首創的「我視AI魚缸」,結合透明面板、虛實融合及AI辨識等多項技術,能隨著觀眾視野和水中魚兒位置,即時秀出魚兒資訊,還支援手勢辨識,遊客只要比出0到6手勢,也能看到相對應的魚隻介紹。

特色:

工研院 ▶ 打造虛實融合互動透明顯示器技術

* 技術特色 
全球首創虛實融合互動透明顯示器技術,以軟體系統加值硬體,滿足多樣化的智慧場域需求。

* 產業擴散  
跳脫電視、電腦等消費性電子產品,協助面板供應鏈廠商擴展新興垂直場域應用,如促進資通訊業者發展智慧車艙觀光導覽系統,衍生產值新臺幣17.22億元。

來到基隆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水族箱裡的五彩魚兒優游其中,隨著遊客目光轉動,水族箱前的透明面板便立即跳出目標魚隻介紹,視線看到哪、資訊就秀到哪。這是工研院全球首創的「我視AI魚缸」,結合透明面板、虛實融合及AI辨識等多項技術,創新能量正來自經濟部技術司科技專案。

工研院電光系統所副所長李正中指出,隨著電視、電腦和手機等消費性電子需求飽和,我國顯示器產業的出貨也逐漸放緩,加上國際競爭越演越烈,亟需尋找新興藍海市場,「全世界還有很多場域需要智慧面板,像是零售、展場、博物館、移動載具等,我們協助臺灣產業轉型,進攻多元應用新興場域。」
 

「我視AI魚缸」能隨著觀眾視野和水中魚兒位置,即時秀出魚兒資訊,還支援手勢辨識,遊客只要比出0到6手勢,也能看到相對應的魚隻介紹。

▲「我視AI魚缸」能隨著觀眾視野和水中魚兒位置,即時秀出魚兒資訊,還支援手勢辨識,遊客只要比出0到6手勢,也能看到相對應的魚隻介紹。
 

辨識視線+動作 互動更直覺

因應智慧場域應用,工研院首先鎖定透明顯示器最致命的缺點,在於「繞射」問題,也就是當光經過障礙物或孔洞後,會擴散到四周,造成背景影像模糊,讓體驗效果大打折扣。李正中表示,這是因為顯示器由紅藍綠三種像素規則排列,只要是規則排列,就會出現繞射問題。

於是工研院打破顯示器產業行之已久的排列思維,透過光學模擬軟體,找出繞射程度最小的排列組合。目前全球多數透明顯示器的繞射強度約為30~40%,工研院卻不到1%,讓透明顯示器上的文字及畫面變得更清晰,是全世界繞射強度最小的透明顯示器。

硬體到位後,工研院開始擴展場域應用,像水族館、博物館這類需要導覽互動的場域最適合,「應用要人民有感才行!」工研院從研發之初就和海科館密切合作,最大的特色,在於虛實融合的互動系統,首先工研院訓練AI模型辨識魚隻,準確率高達98%,稱霸全球魚類辨識技術。

另一方面,工研院也運用AI辨識遊客的視線方向,即時秀出正在觀賞的魚隻資訊,最多可同時辨識6人視線;此外還支援手勢辨識,只要遊客比出特定數字,也能看到相對應的魚隻介紹。直覺式的互動體驗,不僅讓看展更加生動有趣,還能紓解場館導覽人力不足的問題。目前這項技術也已導入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基隆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等場館,更於2023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展中,榮獲消費性電子展創新獎(CES 2023 Innovation Awards)。
 

抗暈眩車載虛實融合技術,讓乘客可觸控車窗螢幕與窗外場域資訊互動,還能降低暈眩感。

▲ 抗暈眩車載虛實融合技術,讓乘客可觸控車窗螢幕與窗外場域資訊互動,還能降低暈眩感。
 

全球首創抗暈技術 車上看文字也免驚

而另一個應用場域,則是移動載具。當遊客搭乘觀光巴士或船舶時,智慧窗屏可對應窗外景物,即時顯示導覽資訊。

然而不少人在車上閱讀時常有暈眩感覺,為了解決旅客需求,工研院特別和長庚大學物理治療系合作,開發出全球首創、獨家專利的抗暈眩技術,透過在畫面放上一個箭頭圖像,跟著車體一起晃動,讓大腦在靜態文字之外,也能接收到正在移動的訊息,藉此防暈,經驗證高達80%的乘客,暈眩症狀獲得改善。2022年這套系統已技術移轉感測模組廠英特盛,同時鏈結電動車廠在觀光巴士上進行驗證,另工研院也與觸控模組廠宸鴻光電合作,預計2023年導入淡海輕軌捷運車廂測試。

李正中指出,過往臺灣面板廠專精硬體製造,只能在紅海裡求生存,現今工研院在經濟部技術司支持下,透過跨域整合的軟體系統加值,協助產業轉型,進攻各種垂直場域,以提升整體價值鏈。
 


* 點閱數474

回上一頁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