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專案成果
帶動臺灣紡織產業前進 跨入工業及醫療領域
發佈日期:2015-04-09
單位: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
案例年度:2014
簡介:
紡織所執行之紡織環境建構計畫,旨在建立機能與防護性紡織品的檢測評估方法及產品開發服務平台,協助台灣紡織業者快速導入量產及發展重要製程技術,進而申請國外驗證標章並順利進入歐盟市場。此計畫為國際品牌提供台灣在地的評估實驗室服務,有效協助國內機能性紡織產業轉型升級至工業、醫療或個人防護裝備(PPE)領域,以及切入環保與永續低碳紡織品評估驗證,協助廠商拓展國際貿易。
特色:
臺灣的紡織產業以中小企業為主體,業者普遍缺乏應對激烈國際競爭所需的研發能量及快速反應能力,針對這樣的困境,此計畫建立紡織品開發場域服務平臺,協助產業發展試量化生產能力及重要製程技術,且在結合後端的產品開發及量產技術後,讓業者能快速發展具有競爭力的商品化產品技術。此計畫更建立機能與防護性紡織產品的檢測評估能力,協助業界獲得相關紡織品的產品驗證,使臺灣業者的紡織產品可以取得進入歐盟等國際市場所需的驗證標章。
針對機能與防護性紡織產品檢測評估能力的發展,此計劃總計建立19項紡織品檢測與驗證技術,以支援產業用、高科技、機能性、健康舒適、膜複合紡織品、創新前瞻與工業局等各項計畫。據了解,此計畫所建立的檢測評估方法,讓業者在研發過程中可大幅節省產品開發成本,並可將國外送測時間從4-6週降至2-3週,業者得以快速改進產品與製程。
截至目前為止,配合機能性暨產業用紡織品驗證規範的制訂與標章推廣(FTTS),此計劃總計制訂77項符合國內產業需求的驗證規範,且通過10項CNS國家標準,以做為開發產品關鍵技術時的功能指標。除了產業標準制定外,紡織所更積極跨入兩岸標準比對,不但更清楚掌握ISO標準的制定原則,也讓大陸感受臺灣在機能性紡織品方面確實是居於領先地位,讓臺灣在兩岸標準制定上擁有更大的主導權。
發展至今,此計畫累積已發表10篇論文、6項專利申請,專利加值榮獲102年度國家發明創作獎銀牌,紡織所並與國際研究單位技術交流合作、有效提升紡織所的國際知名度與公信力。目前此計劃所發展的相關技術已移轉予銘朗、福懋興業等廠商,創造高達8億元以上的產值,且紡織所並輔導國內廠商申請政府研發計畫,如敏成申請SBIR計畫,以及光隆申請業界科專計畫等。
其他的成果尚包括逐年建構醫療紡織品完整檢測服務,協助衛福部醫療紡織品法規制定,並整合紡織品開發所需的相關設備,建立一個可供業界及學界共同使用的開放性環境,有效推動業界發展。另外,因應環保與永續經營的社會趨勢,紡織所亦切入低碳紡織品、衣著用紡織品材料循環驗證評估技術的研究,提供相關服務能量。
透過這些作為,紡織所以亞太紡織科技領航者的角色,積極推動國內紡織產業轉型升級至工業、醫療防護服裝或個人防護裝備(PPE)領域,相關應用包括機能性運動休閒或戶外服飾,以及足以應付嚴苛環境的消防防護衣、化學防護服、高溫環境作業服、嚴寒防護服等,讓臺灣紡織產業的發展得以多元化,累積站上國際舞臺的堅強實力。
|
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 |
|
|
本計畫之研發團隊 |
|
|
面罩耐溫性測試 |
|
|
消防衣實驗圖 |
|
消防衣 |
|
消防衣裡層 |
點閱數:
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