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創新與展示 > 活動回顧
:::

活動回顧

法人科專智慧手持裝置核心技術攻堅計畫成果發表會
活動地點:工研院中興院區51館422會議室
活動日期:2018-03-15
活動內容:
經濟部領軍攻堅 布建智慧手持裝置核心技術

智慧手持裝置邁入第二個黃金十年,根據工研院產經中心(IEK)預測,未來智慧手持裝置商機將著重AI人工智慧、螢幕變革、AR擴增實境等軟硬體創新。為協助業者掌握智慧手持裝置龐大消費市場商機,在經濟部科技專案支持下,整合工研院、資策會、金屬中心等法人研發資源,在智慧手持裝置所需的關鍵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並已有多項關鍵技術技轉半導體大廠、設備廠、面板廠等多家業者,促成產商投資92億元、創造93億元衍生產值。另由工研院、資策會以串聯產業、加值服務、建構新創平臺與聯結國際等行動,協助產業提升競爭力促成產商投資1,200億元、創造2,000億元衍生產值。

經濟部技術處簡任技正林浩鉅指出,智慧手持裝置是產業的火車頭,對ICT會造成巨大的影響。經濟部在2013年就努力爭取預算,從元件、模組到材料與產學研進行「有感合作」,協助產界解決重要發展技術,歷經數年的推動,已取得階段性優異成果。臺灣的研發不輸國際大廠,為了與競爭對手有所區隔,持續引領前瞻科技,經濟部也會持續投入科專資源,希望工研院可以扮演連結業界的橋樑,帶領產業上中下游組成國家隊。

工研院副院長劉軍廷表示,智慧手持裝置與創新應用為臺灣重要產業之一,我國廠商在2017年設計與製造3.7億支智慧手機(全球占比24.1%)、8千萬個平板電腦(全球占比53%),在世界產業地位舉足輕重。數年前,鑑於各國投入者眾、且創新技術不斷推陳出新,因此經濟部及研發法人經由內外環境分析及技術盤點,提出核心技術發展策略,聚焦智慧手持裝置最具價值之核心晶片、顯示螢幕、人機介面等三個關鍵零組件及創新應用,提出具未來性、創新性及差異性等競爭力之技術發展方向,迄今已有四大亮點成果:包括核心晶片主攻設計工具、顯示螢幕主攻軟性及可摺疊、人機介面主攻多項重要卷對卷製造設備國產化以及智慧3D影像、最後創新應用主攻穿戴式智慧眼鏡之創新應用,四大亮點成果皆有技轉並與廠商合作的實績,其中,工研院所研發的功耗與熱感知電子系統層級平臺技術(Electronic System Level;ESL)可以在晶片開發前先進行功耗評估,預期這套系統可以幫助臺灣廠商在國際上更有競爭力,拉開與競爭對手的距離;卷對卷製造設備目前已經國產化,工研院並將大數據等AI科技融入生產設備,讓產品在生產線時就可以檢視問題出在哪裡,優先對症下藥,這樣的技術能量連美國設備商都特別來臺參訪,我國的技術將能保持領先地位。


* 點閱數637
更新日期:2018-03-21

回上一頁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