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技術評析

我國金屬製品業數位化現況及轉型案例
發表日期:2020-06-10
作者:劉一郎、洪雪娟(金屬中心)
摘要:
國內勞力短缺、客戶產品標準及交期條件提高、提升設備稼動率及保留老師傅經驗等內、外因素驅動業者透過數位化提升效率、改善流程、發展新商品,數位轉型將是政府與產業需共同面對的議題。

全文:

一、前言
 

「數位轉型」是指企業改變思維、導入IoT、AI、雲端運算及大數據等數位技術提升經營能耐的過程,包括調整經營策略、營運流程、員工技能、外部夥伴合作模式等。我國金屬製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員工50人以下企業家數占93%,長期以來數位投資不高,普遍處於從紙本轉為數位化初期階段,透過數位化建立新價值、新商模達成轉型企業不多。況且,該業生產大量外包、產品少量多樣及B2B接單特性,將增加數位化成本或減損其效益,數位轉型較其他製造行業挑戰更大。本文綜整普查及訪廠資料,瞭解產業數位化現況與面臨障礙,並介紹中部手工具廠商成功轉型歷程提供中小型業者學習參考。
 

二、我國金屬製品業數位化現況與障礙
 

根據主計總處工業及服務業普查資料,2016年我國金屬製品企業總數4.3萬家,使用電腦或網路設備之普及率為81.7%,5年間增加10.8個百分點,普及率於製造業26個中行業排名20,低於製造業平均值及中位數,該業於資通訊設備投資相對不足,如【表1】所示。就用途觀察,歷次普查統計發現金屬製品業每年購買電腦軟體、資料庫支出約4~5億元,僅占製造業電腦軟體、資料庫支出2~3%,大部分企業仍停留在使用word及excel,甚至以人工紙本應付日常營運工作。調查顯示僅有4.4%金屬製品企業利用專業軟體或企業資源規劃(ERP)、顧客關係管理(CRM)等系統,將企業內部資料加以彙整分析提供管理者決策運用。該調查項目普及率於製造業中行業排名22,遠低於製造業平均值及中位數,金屬製品業數位深化腳步落後多數行業且有段明顯差距。另該業透過網路提供營業資訊者逾2萬家,占企業近5成比重,顯示企業利用電腦網路協助業務推展、強化競爭力已成必然趨勢。不過目前業者透過網路銷售,甚至跨國網路銷售的比率不多。
 

表1 金屬製品業營運數位化調查
項目

使用電腦或

網路設備

使用電腦或網路進行

管理及決策作業

透過網路提供

營業資訊

網路銷售

跨國網路

銷售

家數占金屬製品業比重(%) 81.7 4.4 48.2 3.8 0.4
製造業中行業排名(位) 20 22 21 26 22
製造業平均值(%) 84.3 7.4 53.0 7.4 0.9
製造業中位數(%) 88.7 8.0 54.3 7.7 0.8

資料來源:2016年主計總處工業及服務業普查/金屬中心MII-ITIS研究團隊 (2020/06)
 

上述分析顯示金屬製品業數位化成熟度在製造行業屬於後段班,業者觀念仍以賺取生產財為主,加工及自動化設備投資意願較高,忽略朝管理及服務轉型的策略思考。近期訪視有數位深化經驗的廠商,多數反映在評估資訊管理工具的過程中,由於業內成功案例不多,無法明確評估成本效益,影響數位投入意願。另外,生產大量外包、少量多樣的特性加上缺乏資通訊人才及瞭解該產業的服務業者,造成多數業者導入市面上套裝軟體或ERP管理系統的學習曲線拉長,影響後續投入速度及強度。電子商務方面,業者以中價位代工市場為主,高價品牌市場占有率低,由於企業擴增虛擬通路或透過網路平台銷售的隱藏成本頗高,其中包括運費、第三方支付(服務費)、寄倉費等,如果訂單規模不大或缺少海外運籌基地,競爭力恐不如在地批發零售業者,個別企業導入跨國網路銷售門檻極高發展不易。
 

三、金屬製品業數位轉型案例-以手工具廠為例
 

雖然金屬製品業數位化程度普遍還有待精進,但也有不少成功案例可供參考,有助於提高業者投入數位化的意願及信心。以手工具產業為例,台中某套筒扳手領導廠,為全球知名手工具品牌之代工廠,以生產工業級套筒版手為主。該公司在很早期即導入ERP及自動倉儲系統,但因套筒扳手品項繁多、加工程序長且複雜度高、產業分工細密特色下委外比例高,每個加工程序及半成品進出庫,皆須人工輸入製作單據,工作效率低且失誤率高。隨著產品壽命型態改變及公司規模擴大,當初的ERP套裝軟體已不足以應付少量多樣的產品型態。因此,該公司於2007年便著手開發機台上的資料收集器「DCS」(Data Collector System)以收集廠内機台數據、品質異常明細、進出站等資訊,並與ERP系統作整合,資訊準確度提高也更透明化,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數位轉型不但需軟硬體優化,還須搭配精實管理進行組織與製程優化,將製程標準化,再進入自動化及智慧化,才能發揮數位化的最大效益。以過去在精實管理、自動倉儲建置、ERP優化、DCS開發等經驗,一步一腳印的能量累積,該公司在政府領航計畫的推動下,決定投入智慧工廠建置,布局公司未來競爭力。2017年斥資8億元投資的智慧工廠,將自動倉儲與物流連線,整線導入智慧化:電腦自動派單,胚品自動送料到加工站,再由機械手臂將胚品移至加工設備,加工完成後自動進行檢驗,機台及品質檢驗數據透過即時報工系統讓全廠皆可掌握生產進度及機台狀況。透過智慧生產,人力大幅縮減,產線整體效率及交期達標率明顯提升。
 

不僅如此,該公司董事長更透過自身成功驗證的系統整合模式另衍生一家智能製造整合解決方案公司,以期能加速傳統產業的數位轉型。該公司從生產線的角度思考,開發簡易操作的軟體系統讓線上人員更容易掌握,並與客戶現成軟體進行整合。因大部分傳統中小企業資金不足及欲降低投資風險,公司亦提供系統月費制租賃及模組化採購方案,提高業者的導入意願。該公司的優勢在於,透過掌握傳統製造業的共通性問題及產業型態,提供更符合傳統製造業需求的系統及服務。這是少數從傳統代工廠升級轉型為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的成功案例,其成功轉型的歷程可作為我國金屬製品業數位轉型的重要參考對象。
 

四、結論與建議
 

國內勞力短缺、客戶產品標準及交期條件提高、提升設備稼動率及保留老師傅經驗等內、外因素驅動業者透過數位化提升效率、改善流程、發展新商品,數位轉型將是政府與產業需共同面對的議題。資訊不足是阻礙業者跨出數位轉型第一步的關鍵,產業政策推動上可建置資訊開放平台,讓有轉型需求業者獲取所需觀念、案例、診斷到簡單數位啟動包,引發中小型業者投入意願,促進數位普及化。另外,選擇具高附加價值潛力、高質就業創造力、高擴散效應及有轉型急迫性的製品次產業打造數位垂直示範平台,譬如手工具、水五金或家具,鼓勵有數位能力企業鏈結法人、資服業者發展優質平價新科技應用模組,改善供應鏈效率或形成差異化服務,成為聚落示範場域帶動在地產業數位轉型。跨境電商是金屬製品業弱項,推動上可另闢新戰(市)場並以國家隊力量推動才有機會。戰略上建議避開一級戰區,鎖定二、三線地區鼓勵貿協結合公協會建置跨境電商平台,以臺灣館的概念行銷臺灣精品,並協助業者在國外設立倉儲,克服運籌成本的障礙。
 

(本文作者為金屬中心執行產業技術基磐研究與知識服務計畫產業分析師)


* 點閱數1825
更新日期:2020-04-08

回上一頁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