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創新與展示 > 活動回顧
:::

活動回顧

經濟部傳統產業創新加值中心動土典禮
活動地點:高雄市楠梓區楠陽路與朝仁路交界處園區基地
活動日期:2014-10-18
活動內容:
我國傳統產業業者以中小企業為主體,在研發資源投入上相對有限,且多以傳統工法及依賴經驗加工為主,普遍存在缺乏創新產品試作開發能力、技術與研發人才不足等共通性問題,再加上傳統產業與異業整合仍需提升,導致傳統產業附加價值率偏低。
 
未來我國加入全球貿易自由化的行列後,傳統產業更面臨轉型升級之迫切需求。因此,成立「經濟部傳統產業創新加值中心」即是期望能整合金屬中心、中科院、紡織所等跨法人技術與研發輔導量能,以「材料加值」、「製程加值」、「產品加值」及「基盤加值」等服務能量與功能,填補產業技術缺口及提升系統性整合能量,以利進行創新產品開發,跨入高值產品市場,藉此提升傳統產業之國際競爭力。此外,並可結合中創、嘉創、南創串聯成一完整的產業創新廊道。
 
經濟部為了協助傳統產業跨入高值產品市場,打入全球供應鏈,推動設置「經濟部傳統產業創新加值中心」,於103年10月18日在高雄舉行動土典禮,由經濟部部長杜紫軍主持,展現經濟部強化傳統產業核心能量,帶領傳統產業結構轉型的決心,未來透過連結產學研之資源,上、中、下游整合將共同開啟傳統產業邁向創新與轉型。
 
「經濟部傳統產業創新加值中心」座落於高雄市楠梓區楠陽路與朝仁路交會處,占地1.74公頃,規劃建置研發應用大樓、創新大樓及4座試作廠房,大樓規劃採用智慧及綠建築之雙鑽石級設計,將永續環保概念融入建築本體,同時納入CO2減量、生物多樣性指標等評估要項,以達到省能源、省資源、低汙染及維護管理智慧化之目標,不但扮演傳統產業創新加值重要平台,更充分代表未來節能減碳的典範。
 
「經濟部傳統產業創新加值中心」以型塑傳統產業為國產自主、創新高值、永續生態為產業定位,以成熟技術為基礎,藉由創新研究開發與異業加值整合,輔導傳統產業業者導入高效率/節能等先進製程,建立先進材料自主技術與次世代綠色智能工廠,推動異業結合開發高值創新產品/技術,並養成高階知識涵量人才,為我國傳統產業驅動價值創新、建置創新環境,即時注入傳統產業創新所需資源,掌握發展契機,再造傳統產業榮景,並達成促進民間投資、增加出口及提升就業水準等經濟發展目標。
 
活動當天,經濟部部長杜紫軍、高雄市副市長李永得、立法委員葉津鈴、行政院前政務委員楊秋興、技術處處長林全能等長官及中鋼、中油等傳統產業大廠及模具公會、機械公會、鋼鐵公會等產業代表都蒞臨現場,其中經濟部部長杜紫軍在致詞中表示,國際製造業政策發展趨勢,可發現主要先進國家積極透過強化產業結構調整所需之先進材料及基礎技術,提供再工業化最強而有力的支援,另一方面,也聚焦於綠色製程、綠色創新、智慧化、創新整合等系統化發展,推動傳統製造業轉型與升級。
 
而我國傳統產業業者規模不大,多以傳統工法及依賴經驗加工為主,且普遍存在缺乏創新產品試作開發能力、技術與研發人才不足等共通性問題,再加上傳統產業與異業整合仍需提升,導致傳統產業附加價值率僅為17.4%,遠低於非傳統產業之37%。未來我國加入貿易自由化之行列後,傳統產業更面臨轉型與升級之極大壓力。因此,為使傳統產業繼續發光發熱,進而蛻變為具價值創新之中堅產業,經濟部特成立「經濟部傳統產業創新加值中心」,期望能整合金屬中心、中科院、紡織所等跨法人技術與研發輔導量能,帶動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
 
經濟部傳統產業創新加值中心動土典禮活動,由園區影片開端,介紹加值中心興建的目標與願景,接著祥獅獻瑞將活動帶往高潮,預祝動土興建一切圓滿平安,接著進行祭祀與動土儀式。現場吸引記者、產業界代表、法人代表與南部重要大學校長等約150餘人出席,與會嘉賓對本次活動均同聲稱讚,也對經濟部傳統產業創新加值中心抱持非常高的信心與期待。
 


* 點閱數3733
更新日期:2015-06-29

回上一頁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