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最新消息
:::

最新消息

躲在螢幕後的醫生─談AI智能醫療診斷 [趨勢新知]
種類:其他公告  發布單位:技術處  發布日期:2018-06-20 11:20
作者:蔡維原/生技中心

目前AI用在醫療診斷多做為輔助性質,藉由AI先對醫療影像進行分析,醫生再依據AI分析得出的數據或影像進行疾病或是治療上的診斷。AI醫療輔助可以提供可信的數據,同時節省醫護人員的時間。AI醫療診斷軟體加速運用在多種疾病領域的診斷,包括心血管疾病、眼部疾病及癌症等。

美國FDA已核准AI醫療診斷產品上市,且表態支持AI在醫療上的發展,但其發展仍是有些挑戰。如何取得數量夠多的病人病歷供AI學習,及AI診斷責任上的認定,是AI診斷在目前或將會遇到的難題。從適法性來看,以DeepMind跟NHS的合作案為例,NHS所提供的160萬個病歷,是沒有經過這些病人同意的,雖然這些病歷完全匿名,且DeepMind也不需要病人姓名等個資,但仍引發個資方面的爭議。這也導致了DeepMind在發展AI診斷之外,額外花心力來探討目前的模式,是否違法,導致最後無法商業化。此外,除非是同一個醫療體系,病人的病歷無法被不同院所取得,而病歷的不完整恐影響AI診斷的準確率,雖說可以要求醫生開立病摘,但還是比不上原始數據詳細,但如果要全面開放病歷資料給AI軟體,是否又會有個資上的問題?

另外在醫療責任上,AI診斷究竟該被歸類於人(醫生的角色)?還是物(醫療器材的角色)?目前的AI診斷運用多是將AI做為輔助,做為醫生確診的依據之一,但IDx-DR得到美國FDA可以直接下診斷的授權,代表AI未來在臨床診斷上將不只是做為輔助,如此日後產生誤診、醫療糾紛,責任的歸屬,將會是未來要面對的。

另一問題在於AI是否會取代目前的醫療人員?中國大陸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AI機器人「小易」,通過了臨床執業醫師綜合筆試評測,雖然取得穿白袍的部分資格,但距離可以跟真人醫師一樣下診斷還很遠,不過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像「小易」一樣的醫生會慢慢出現在診間,屆時醫護人員要如何調適,甚至不可避免地會有人要離開工作岡位。目前認為最快會受影響的是放射科的技術員,自動擷取跟分析影像的設備已經開始降低人力上的需求,也開始有技術員認為自己會在10年內被取代。

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曾指出,AI會讓很多工作消失,但會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AI的角色在於輔佐,人還是根本。現在的醫療,在緊張及繁重的壓力下,病人往往覺得醫生看的是”病”不是人、是一個缺乏溫暖的場域,或許在AI的協助下,可以幫忙醫護人員分擔診斷上的重擔,而醫護人員可以將重點放在病人的照料上,提供有溫度的醫療照護。因而未來有AI相伴的醫療環境,將會和目前熟悉的不盡相同。

完整內容請詳見:【產業技術評析】躲在螢幕後的醫生─談AI智能醫療診斷

點閱數3540
更新日期:2020-04-28

回上一頁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