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技術評析

Made in USA 的美麗與哀愁
發表日期:2015-09-30
作者:閩潔 (紡織所)
摘要:
談到「美國製造」,大多數人腦海中浮現的畫面可能是這樣的:在先進技術的加持下,紡織從業人員拿著智慧型手持裝置操控著機台,自動化高效率生產讓紡織...

全文:

面對美國、歐洲接續的金融風暴、中國大陸由世界工廠快速轉型為世界市場,以致生產成本不斷上升等全球脈動,居高不下的失業率讓歐美國家重新檢視過去製造業大量外移的現象,開始重視製造業所帶來的就業率增加、產值提升等附加價值。美國政府自2011/12年間開始提出「製造業回流」與「再工業化」等政策,紡織業影響所及,從上游紗線、中游布料到下游成衣的生產,於2013~2014年間皆呈現成長態勢;2014年更宣佈資助1.5億美元以研發創新纖維及織物,以維持紡織業在全球的領先優勢,服裝產業也可望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內銷和出口比重。
 
談到「美國製造」,大多數人腦海中浮現的畫面可能是這樣的:在先進技術的加持下,紡織從業人員拿著智慧型手持裝置操控著機台,自動化高效率生產讓紡織業進入所謂的「高科技產業」之列。畫面轉向賣場,消費者拿起標示「Made in USA」的服飾,手中的產品瞬間比起「Made in China」高檔了起來。但美麗畫面的背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一、「Made in USA」議題持續延燒
 
「Made in USA」的確有其效益,2013年4月,時代雜誌的封面以「Made in USA」為標題指出美國製造業的成長,在過去3年內創造約50萬個就業機會,而全自動化產線、利用iPad進行遠端管理、3D 列印等尖端科技也降低了「美國製造」的成本。此外在美國生產不但能取得相對廉價的能源,還能節省自海外製造地運送到美國市場的運輸成本。
 
根據美國時尚業協會(United States Fashion Industry Association, USFIA)在2014年的調查, 80%的美國消費者表示願意優先考量美國製造產品,而超過60%的消費者甚至願意付出超過10%的價格支持美國製造。同時有82%的零售商表示支持「Made in USA」產品的採購,以2014年名列全球最高收益公司的Wal-Mart為例,基於成本、存貨管理、供應鏈的穩定及生產交期等考量,計畫在下個十年內採購2,500億美元的美國製造產品,而現階段其所採購的美國製造產品已占採購量的2/3。
 
二、「Made in USA」比較划算?
 
「美國製造」的成本真的比「中國製造」低嗎?美國波士頓顧問公司(BCG)發佈的報告The Shifting Economics of Global Manufacturing《全球製造業的經濟大挪移》分析,在全球出口(量)排名前25的經濟體中,若以美國為基準(製造成本指數=100),則中國大陸的製造成本指數是96,即同樣一件產品,在美國製造的成本是1美元,在中國大陸製造則需要0.96美元,已經是相當接近的了。
 
BCG將這樣的結果指向三大原因:1. 中國大陸勞動成本的提高:經生產力調整後,2004年中國大陸的平均勞工時薪為4.35美元,至2014年已調高至12.47美元,漲幅達187%。2. 匯率的影響:2004年至2014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提升了35%。惟2015年中國大陸面臨經濟放緩,允許市場機制的結果讓人民幣大跌,各界咸認為人民幣的貶值邁入長期的過程,也讓中國陷入出口與內需之間的兩難。3. 能源成本:中國大陸的電力成本從2004年的7美元/kw.h(每千瓦時)上升至2014年的11美元/kw.h,而天然氣成本則從5.8美元/mmbtu(每百萬英熱)上升到13.7美元,漲幅達138 %。
 
此外2015年8月《紐約時報》中文網的文章也揭露,中國大陸紡紗業的成本比美國高出30%,使得中國大陸的紗廠開始在美國尋求設廠機會。文中的紡紗業只是「中國製造」轉向「美國製造」的一個例子,代表中國大陸製造業國際競爭力的下降。事實上在全球幾個主要的經濟體中,製造業競爭力上升最顯著的是美國和墨西哥,憑藉著生產力持續提升、匯率的穩定和龐大的能源優勢,中美兩國製造成本的差距被縮小到低於5%。
 
然而前述中美製造成本的相較並非全然客觀,除需考量業別的差異,就算同樣是紡織業,各段供應鏈的成本也因自動化程度的不同而各異;一般而言,最上游的人纖業自動化程度最高,勞動成本約佔成衣售價的1~2%;愈往下游人力的耗費隨之增加,勞動成本到終端成衣段已達到25~30%。根據《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在2014年8月份的報導,美國成衣業從業人員的平均月薪為2,366美元,中國大陸則為300美元,二者差距近8倍。此外具規模經濟的亞洲一貫廠早就習於從纖維端開始產出一件衣服,同時享受作業員熟練技術所帶來的高效率生產,及區域經濟所創造的關稅優惠,這些都是美國製造無法一蹴可及的。
 
三、美國製造等於終結血汗工廠嗎?
 
很顯然「美國製造」不單以平均工資作為成本考量,美國身為全球第一大成衣進口國,貼近市場生產能創造更多的消費需求。根據美國紡織機構國家委員會(National Council of Textile Organizations)的資料,2011~2013年間美國紡織業者共投資了23座新廠房,投資金額至少達18億美元。其中兩大代表投資案為Ralph Lauren在北卡羅萊納州投資1.42億美元擴廠,以及Under Armour投資5,800萬美元併購並擴建位於巴爾的摩(馬里蘭州)的工廠。
 
2013年孟加拉一座成衣廠的倒塌奪走了超過1,000名員工的性命,悲劇喚起了美國民眾對於海外成衣廠安全及環境條件的重視,認同「Made in USA」似乎也代表對於人道的關懷。儘管「Made in USA」有其優勢,卻不等於消費者願意付出較高的價格支持美國製造產品。美國成衣勞工中心(Garment Worker Center)在2015年6月及8月訪談洛杉磯175名成衣廠員工後,提出了令人驚訝的結果:受訪者中,21%的人在工作場所曾遭受身體或言語暴力、6%的人則遭受過性騷擾。而在工作場所部分,33%的人表示,工作場所沒有設置明確的緊急出口、22%的人表示工作場所光線不足、25%的人在處理衣服的同時,也直接接觸到化學藥劑。而在工作環境充滿灰塵或棉絮的受訪者中,有70%的人表示經過長時間的工作後,往往遭受眼睛、鼻子和喉嚨發炎的痛苦。不僅如此,62%的受訪者每天工作超時,其中有48%的人超過10小時;且由於成衣加工多屬按件計酬,他們多數領不到加班費。
 
這項調查也將矛頭指向近年引領潮流的快時尚(Fast Fashion)品牌:為了趕著快速推出新款式,這些成衣作業員每天馬不停蹄地運轉,而同時要求提升作業速度與壓低勞工成本的結果,導致他們與雇主之間的劍拔弩張,成為隱身在「富足」國家的「血汗」工廠。諷刺的是,飽受剝削者不乏來自貧窮國家的非法移民,讓人不禁懷疑,所謂的「Made in USA」除了場景改變了,其他的條件究竟與「Made in Bangladesh」有甚麼不同?
 
四、結語
 
「Made in USA」的口號一出,也曾讓製造業大量外移的臺灣看到一線曙光,如何吸引製造業回流、創造就業機會,成為政府大力推廣的方向。然而我們看到,製造業回歸美國並不容易,90年代以標榜「Made in USA」紅透半邊天的美國品牌American Apparel,在2009年被迫解雇1,800名非法移民工人,至此聲望大跌,至今仍在努力找回消費者的信任。而成衣產品基於加工及零配件的複雜,一件成品很難每個環節全數符合美國製造的標準,對此美國加州法院近日做出判決,允許一件掛上「Made in USA」的成品得以有5%的部分來自美國以外的地區。
 
當然,美國製造仍是個趨勢,尤其針對需要靈活度高、少量多樣的款式,是習於大批量產的一貫廠所難以支應的。套句在紐約皇后區創造數百個就業機會的美國品牌Brooks Brothers生產副總裁John Martynec所言:美國製造的優點在於「以一千種方式去生產一件產品,而非生產一千件同樣的產品」。我們都該認清,製造業回流絕非全盤接收海外生產的模式,消費者更應捫心想想,在享受高C/P值產品的同時,是否願意為了終止血汗工廠而接受成衣單價的提高?
 
(本文作者為紡織綜合所 閩潔)

* 點閱數3298
更新日期:2020-04-08

回上一頁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