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技術評析

協同共享經濟,翻轉幸福的商業力量
發表日期:2016-01-06
作者:陳右怡 (工研院IEK)
摘要:
協同共享經濟正席捲全球,也顛覆著傳統供需市場體系、產業生態鏈與消費者價值。從所熟知Google、Facebook、維基百科,到近年崛起神速市值皆破百億美元的Uber...

全文:
協同共享經濟正席捲全球,也顛覆著傳統供需市場體系、產業生態鏈與消費者價值。從所熟知Google、Facebook、維基百科,到近年崛起神速市值皆破百億美元的Uber、Airbnb、LendingClub等都屬於協同共享經濟體。協同共享商業模式,乃透過資訊、知識、勞力、時間、資產等資源的分享以滿足各取所需的目的。這樣的商業模式也成為世界各國民間業者與政府都積極投入的創新主流,不斷衍生並創造出各種創新應用服務包括車輛租賃或共乘、旅宿服務、物流快遞、專業人力支援、家務打理、乾洗服務、料理宴客、送餐服務、美容、醫療照護、教育學習等。

一、 ICT科技驅動協同共享經濟體制,掀起全球創業潮

這種新經濟模式的出現,乃是因為網路技術應用、智慧手機普及、社群分享活絡、雲端運算與大數據資料分析等技術,其驅動著傳統經濟市場體系逐漸轉向協同共享經濟體制,歸納有十大特點:(1)少量多樣客製化服務;(2)P2P橫向生產整合:開放式技術架構與分散特性,帶動點對點橫向生產資源整合;(3)縮短供應鏈:降低商品及服務生產、配送、銷售過程中所有中間者;(4)分散式管理:企業營運從過去集中式轉而分散式;(5)以微型企業或自造者為主;(6)個人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稱為”Prosumers”;(7)零邊際成本效益,大幅減少供應鏈成本;(8)以市場供需動態定價,以浮動價格為依歸;(9)商品使用權大於商品所有權;(10)較重視可分享或再利用的商品價值。

協同共享經濟模式有很多類似名稱,涵蓋:分享經濟(Sharing Economy)、信任經濟(Trust Economy)、協同經濟/協同消費(Collaborative Economy/Consumption)、需求導向經濟(On-Demand Economy)、點對點經濟(Peer-to-Peer Economy)等。根據PWC等國外機構調查,2014年全球協同共享經濟企業總營收約 150 億美元,預估2025將成長到3,350 億美元,而美國矽谷每天約2,500萬美元投資給協同共享新創公司,也常出現市值逾10億美元的科技新創,稱為獨角獸,目前全球累積超過8,000以上的協同共享平台。

二、共享、共生與在地化,追求有意義的生產、服務與消費

協同共享服務之所以快速為全球消費大眾所接受,前三大理由是:(1)便利性:對於提供產品或服務的供給與需求兩端,都偏好與在地所有供需資源達到互相連結,以便於快速搜尋並完成交易任務;(2)平價:價格通常低於25%;(3)產品或服務之品質佳: 若是實體的商品,使用者則傾向購買有品牌者,而願意使用的服務則較著重安全性、隱私,同時其他使用者評估回饋也左右整個產品或服務的印象。有趣的是,通常使用協同共享服務的消費大眾中,約有90%會透過社群媒體分享對該產品或服務的心得感受,而在使用該產品或服務的整個消費過程中,使用者最想要的是為了與親友或他人產生更多的聯繫。所以,即使協同共享的是實體資產或商品,但大多數的屬性是租賃、再利用或可交換的特性,這表示消費者不再過於執著對於物質的擁有,反而更想追尋的是具有人生意義的生產、服務與消費。共享是為了與自我和他人的關係,其實更以人為本,更重視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連結。

三、從解決”共通性問題”出發,創造互信、互助與互動之協同共享服務

現今最常見協同共享方式是運用智慧手機APP來媒合供需雙方,而”羊毛出在豬身上,由狗買單”成為網路媒體討論這個商業模式的流行語,而許多創業構想也從中出發,卻往往在市場上曇花一現,原因之一是他們並沒有針對真正使用者的共通性問題發展提出對症下藥的解決方案。事實上,被稱為破壞式創新者的Uber、DiDi Taxi、Airbnb、Lending Club等之所以能夠快速擴展市場,商業模式也不斷被全球複製,他們最根本的出發點是從”想要解決甚麼樣的問題”出發,並且思考供需兩端長期存在的普遍性問題,然後透過創新的商業模式去重新串起供需價值鏈。舉例,全球擴散速度最快的叫車服務模式,在供應方(駕駛端)部分:(1)接案方式以掃街為主,效率低;(2)偏好接長途或順路的乘客;(3)選擇性接案造成空駛現象,營運效率低。而需求方(乘客端)部分:(1)等待叫車時間不確定;(2)計費機制各國不同,語言隔閡,使用者難以預測收費;(3)高峰期如下雨下雪、節慶活動,叫車困難;(4)偏遠地區叫車難;(5)深夜叫車難,安全疑慮高等等。叫車服務在各國生活文化中,也會有不同的需求,如Uber與DiDi Taxi雖同屬叫車服務,商業模式卻有明顯的差異化,但兩者都在重新串起駕駛端與乘客端的供需價值鏈。

然而,這些成功的協同共享新創服務,陸續開拓出一個個全新的服務市場,但也產生許多新問題與新需求缺口,例如:(1)人身安全:供需兩方自由媒合,誰來保障服務提供者與消費者的保險與安全? (2)服務品質:誰來確保服務品質與產品售後服務? (3)價格機制:價格浮動以更趨近市場當下真實供需,甚麼是定價所依據的標準? (4)價值評估:除現金外,可交易價值的東西開始多元化如虛擬貨幣、以時間換時間、以物易物、信用程度等,而這些又該如何取得可量化的指標,並取得供需方的認同等。這些新問題與需求缺口尚未完全解決,也反映出協同共享服務也再度喚起人與人之間的互信、互助,並透過互動來填補目前這些問題與需求缺口,但也將成為創造下一個新商機的切入點,可能創造出另一個新市場。

四、關鍵技術是成功商業模式的後盾,成為翻轉幸福的微經濟

除了大廠與全球新創公司之外,各行各業也試圖導入協同共享商業模式來思考過去傳統營運模式需要導入什麼樣的關鍵技術,方可進行企業內部營運創新或發展出新應用服務。透過手機App媒合是個非常容易被複製的商業模式,因此背後是否有關鍵技術為後盾,才是可擴大市場規模、衍生應用市場的最主要因素,也是創新服務可以存續的核心基礎。

協同共享經濟仍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可以發展,工研院IEK提出協同共享模式的”五大關鍵、四大核心”,以提供給有興趣投入者參考~發展五大關鍵技術:(1)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架構與技術: 以使用者為導向的運算分析為所有關鍵技術基礎;(2) 社群網路技術:社群關係網絡持續在影響現代人科技生活型態;(3)自主式地域服務技術:將促使區域性應用市場蓬勃發展;(4)浮動價格交易機制:掌握即時性供需現狀以決定當時市價與交易機制;(5) P2P系統與應用服務技術:必須與在地創新的商業模式相輔相成。掌握四大核心:(1)蒐集、分享並分析群眾智慧;(2)關鍵技術與商業模式雙重創新;(3)開放式API或雲端開發環境;(4)厚植大數據應用分析庫。

協同共享經濟正在塑造的是一種全民共享的社會生活,為在地居民之日常生活、工作、人際等層面帶來改變,共享從有形物質的交易到無形價值的交流,所有從生產、使用到消費產品或服務的過程當中,所有參與的人因而能共同產生信任、成就、滿足與愉悅感,如此科技不再擔負著導致現代人際疏離的罪責,反而有機會讓人們善用科技,強化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更為頻繁緊密,創造出讓全民有幸福感的科技平台。

(本文作者為工研院IEK ITIS計畫產業分析師)

* 點閱數6662
更新日期:2020-04-08

回上一頁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