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前瞻計畫之績效考評結果

 

本部90年度推動工研院先行試辦創新前瞻計畫,91年度更推動資策會跟進辦理,運用執行單位長年累積之研發能量從事前瞻性之技術研發,可在未來產業發展中產生策略性之產品、服務或產業,以及具潛力可促使我國產生領導性技術或大幅提升重要產業競爭力及附加價值。由於試辦情況良好,於93年度起紡織所、食品所、金屬中心、船舶中心、車輛中心及生技中心等科技專案執行單位,陸續加入執行創新前瞻科技專案計畫之行列。

為鼓勵創新前瞻計畫勇於挑戰高目標及承擔風險,本部除了要求執行單位須健全創新前瞻計畫專案管理制度及研發環境,建立完整追蹤機制,亦對創新前瞻計畫秉持彈性管考原則,要求創新前瞻計畫執行滿3年之執行單位進行自評,執行滿5年者必須接受經濟部績效考評會之評核,以加強計畫執行效益。

本部於95年度起至今已陸續完成辦理工研院、資策會、紡織所、食品所、金屬中心、生技中心、車輛中心及船舶中心之創新前瞻計畫績效考評,111年度車輛中心之創新前瞻計畫需接受第三次執行滿5年之考評,考評會綜合意見與建議說明如下。

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一、績效表現評述

(一)因應國際車輛產業朝聯網化、自駕化、共享化及電動化(Connected, Autonomous, Share & Service, Electric, C.A.S.E)的發展趨勢,以車輛自動駕駛為主要目標,鎖定自駕決策及定位感知為重點發展項目,並運用於自主開發的自駕小巴Winbus,符合產業需求且具未來可行性。

(二)因應國際趨勢與國內產業特性設定由上而下(Top-Down)的發展主題、邀請國內外學者及業界專家組成指導委員會、成果技轉前後的追蹤機制等,落實管理制度,均有助高技術整合的自駕車自主研發與車電環境建構,值得肯定。

(三)與臺灣科技大學、虎尾科技大學合作,共同開發車輛產業技術,並培育智慧車電前瞻人才,值得嘉許。

二、短中期精進意見

(一)技術布局方面,宜投入關鍵的三電相關技術(電控、電池、馬達),並協助國內業者降低軟硬體驗證成本。

(二)績效追蹤管理機制方面,應建立產品化、服務化及產業化的客觀評估指標(如:營收等),並加強掌握關鍵客戶需求與國內外競爭產品發展情形,以檢視及持續優化技術布局策略。

(三)研發成果偏向單點技術效益,宜建構產學研聯盟,盤點可能的合作項目與目標,加強與學界、業界合作,促進成果推廣普及與培育人才,發揮綜效,提升創新前瞻計畫經費運用效率。

(四)創新創業發展策略方面,除鼓勵同仁投入新創事業的獎勵機制外,宜加強創新創業之輔導機制或措施,如:於成立新創事業前加強市場評估、競爭力分析及風險控管,於新創事業成立後持續給予實質技術及營運輔導。另建議指導委員會可延攬新創方面專家。

三、未來發展方向

(一)宜盤點國內產業缺口,提出我國自駕車發展藍圖,以發展補足缺口的系統功能及整合關鍵技術為研發主軸,協助國內產業提升競爭力,並鏈結國際代工(OEM)車廠

(二)創新前瞻計畫選題聚焦於先進駕駛輔助系統、智慧座艙、自駕巴士及新能源車等,建議加強新能源車的比重,以符合未來趨勢發展。

(三)除技術發展外,於道路設計、法規建立及系統安全等面向,亦應扮演重要推動角色,以發揮更大效益。

更新日期:2023-10-26

回上一頁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