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回顧
工研院跨領域創新能量發威,成臺商回流強力後盾
活動日期:2019-07-05
活動內容:
工研院今(5)日舉辦46週年院慶,經濟部部長沈榮津、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執行秘書蔡志宏紛紛肯定工研院在科技創新、孵育傑出人才、帶動產業轉型的成果,承諾未來將持續以科技預算支持工研院的創新研發。沈榮津指出,工研院技術接地氣,並在劉文雄院長帶領下,以解決產業問題為切點,透過技術提升產業競爭力及附加價值。此外,因應近年臺商返臺投資潮,沈榮津期許,工研院以技術協助臺商,創造高附加價值產業回流。
沈榮津參觀工研院「突破競爭,邁向新藍海」院慶特展,對「5+2產業創新」技術及新南向合作的關鍵成果印象深刻。沈榮津讚美「高負載高續航力商用無人機」接地氣,協助屏東枋寮運送芒果改善農村缺工問題。該技術並入圍國際無人機競賽(Drone X Challenge 2020),從全球55個國家、逾500位對手中脫穎而出,僅7國8案入圍,我國入圍兩項,展現研發實力,拓展我國無人機國際知名度。沈榮津並對染料敏化電池印象深刻,現場展示染敏電池即使在室內照度約為三根蠟燭光度的弱光環境,依舊能產生電力,驅動電動窗簾升降,沈榮津笑稱「經濟部也來試用看看」。此外,工研院展出外轉子永磁無刷馬達,與吊扇業者合作,電流穩定安靜無聲,能有效降低噪音,沈榮津肯定此技術「便宜又大碗,還高檔」,期許能帶領臺灣重返吊扇王國的地位。
沈榮津致詞時表示,從工研院的諸多研發成果,可以感受到院長劉文雄帶領團隊的用心,工研院的研發議題,都是以產業需求為依歸,帶領產業轉型升級,也受到產業界的肯定。工研院扮演臺灣產業成長關鍵角色,帶領國內產業突破不同階段的瓶頸;也在國際創新技術與創新機構評比中屢屢得獎,已被肯定為國際級一流研發機構;而工研院的人才與技術資產,更是臺灣產業在國際競爭的重要幫手。他強調,人才是產業創新最重要的資產,也期許工研院同仁未來成為帶領臺灣產業創新的領導者。沈榮津也承諾,政府會持續支持工研院,在研發創新及落實新技術產業化的努力、建置切合產業轉型升級需要的試驗場域,讓工研院與產業共同探索未來佈局新技術領域,開創臺灣國際產業新價值。
美國在臺協會處長酈英傑致詞時表示,工研院是眾所公認的臺灣科技產業發源地,甚至是世界原創創新科技的孵化器,使臺灣得以從製造業中心轉型成為高科技重鎮;此外,美國對臺科技投資正在飛速成長,因為臺灣是個值得信賴的夥伴,公司能有信心知道他們的智慧財產權是安全的,營業秘密將得到保護,法院會遵守法治,當局機構則會堅守共享的民主與自由市場價值。因此,許多美國的主要科技大廠都在大幅加碼投資臺灣的先進製造、人工智慧,還有5G。未來在智慧機械、醫療科技及循環經濟還有很大空間、將繼續開展更密切美臺科技合作。美國非常驕傲能夠將臺灣,尤其是工研院,視為我們共同打造數位新世界過程中,最密切的一大合作夥伴。
行政院科技會報執行秘書蔡志宏表示,工研院的人才與技術know how是國家重要資產,近年工研院的研發更貼近市場,產業化與創新亦持續受到市場肯定,證明工研院成果除了跟臺灣在地產業緊密連結,也是走在國際化尖端。蔡志宏重申,政府在五加二產業政策中,每個部分都需要工研院大力協助,如今在許多領域工研院已經繳出亮麗的成績單,並持續對我國產學研界提出最佳解決方案與新路線,行政院現在正在編列科技預算,未來會持續支持工研院的研發與創新,持續作為提升臺灣產業競爭力的領頭羊。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擔任院長一年多以來,積極鼓勵同仁朝三個方向來努力,包括以市場為導向,工研院要做產業界、學術界與國際間有效的橋樑,更要支持產業轉型升級。很高興看到同仁的認同與轉變,在設定研發方向時會想到市場的需求,不僅有技術的創新,還有價值的創新。例如工研院研發的無甲醛黏著劑,完全以市場需求為出發點,已經得到臺灣、日本與美國專利,並與國際知名傢俱業者合作。在國際橋樑方面,工研院近期與NVIDIA合作自駕車,以及引進德國大藥廠MERCK在精準醫療的設備與人才培訓課程,都是積極與國外接軌的成功案例。在扶植國內產業轉型升級的部分,例如與儒鴻紡織研發「超臨界流體染色與機能化同步技術」,成功成為國際大廠的供應商,劉文雄強調,工研院貼近產業,不僅是天邊的彩虹、也是路邊的玫瑰,兼具創新與應用。
「突破競爭 邁向新藍海」特展 創新技術助產業升級
面對來自全球的挑戰,工研院致力以創新研發引領企業轉型升級,特別展出多項「5+2產業創新」,以及新南向合作的關鍵成果,展現工研院在臺灣產業的每個關鍵時刻,以科技帶動產業轉型升級,成為產業、臺商、人民的強力後盾。例如突破紡織業大量用水的傳統工法,開發一滴水也不需要的「無水染色且同步機能化染整技術」,已技轉紡織大廠儒鴻;瞄準綠色能源趨勢,開發在弱光環境下,依舊能產生電力的染敏電池技術,已與台塑集團合作打造試量產線;並與百年大藥廠默克攜手合作,提升國內癌症精準醫療研發能力。
點閱數:
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