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
永續環保的尖兵-生物基合成纖維 [趨勢新知]
種類:其他公告 發布單位:技術處 發布日期:2023-09-21 09:30
作者:張致吉/工研院
石化原料的使用除造成溫室氣體大量排放,也影響生態系統的發展。森林、土壤、海洋,抑或是人類生存的環境,因為毫無節制地使用塑料,不只影響生物多樣性,同時也提高了人類疾病發生的機率。因此,許多科學家投入生物基合成纖維的研發,希望能擺脫塑膠對人類的糾纏,也希望能藉由生物基合成纖維的發展,讓地球環境朝永續發展大步邁進,以下即提供4項國際上正積極投入開發之生物基纖維材料供業界參考。
一、生物基PLA纖維
PLA是「聚乳酸」(Polylactic acid 或 Polylactide,簡稱 PLA),為臺灣普遍使用的生物基可分解塑膠,主要以植物澱粉如玉米、馬鈴薯等碳水化合物作為原料發酵製成,大多被用來製做免洗餐具、包裝盒、生鮮托盤等塑膠替代品,回收標誌編號為7。
二、生物基PTT纖維
PTT纖維是荷蘭殼牌(Shell)公司最早研發出來的一種聚酯類新型紡絲聚合物,採用生質轉化的1,3-丙二醇,能100% 自然分解,對環境友善。
三、生物基PHA纖維
聚羥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s, PHA)早在1926年即由法國微生物學家發現,直到1950年代才獲得證實。研究人員發現某些微生物處於過量碳源及缺乏氮、磷、鎂、鉀等物質的環境下,菌體會自行合成PHA。PHA具有良好的自然分解功能,可用於生產可自然分解的垃圾袋、購物袋、一次性餐盒等。
四、生物基PBS纖維
PBS的成本與PLA差不多,但是可以在3~6個月內自然分解,分解後100%變成粉末,對環境友善。PBS應用於製作包材(例如咖啡豆包裝)、紙杯內層薄膜、一次性餐具、口罩和手提袋等。在臺灣,手搖飲杯口上的「封口膜」也適合採用PBS纖維製作。
五、總結
綜上所述,除生物基PLA之外,其餘三種生物基纖維都是對地球環境友善的纖維材料,如果將來能商業化且大規模生產,取代以石化燃料為基礎的塑膠纖維將是指日可待。環保署於2023年2月3日也修正「免洗餐具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從2023年8月份起於八大場所禁止使用PLA材質的一次性餐具,例如學校、超商、百貨公司等。主要是因為臺灣沒有良好的PLA分解場所,而PLA的外觀和材質比重都與PET相近,若回收時與PET混用將會降低回收PET再利用的品質,因此只有焚化一途,對環境反而沒有助益。
點閱數: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