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最新消息
:::

最新消息

淺談-數位科技如何改變臺灣細胞治療未來 [趨勢新知]
種類:其他公告  發布單位:技術處  發布日期:2020-10-28 08:33
作者:王意婷/生技中心

隨著資通訊科技不斷進展,除了在5G及物聯網等資訊傳輸方面有突破,「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大數據」、「雲端科技」及「區塊鏈」等各方面的進展正在改變全球產業生態,且伴隨著產生不同類型的新創產業興起,而這些新創產業亦協助了現有產業的技術轉型與升級,醫藥產業也跟隨此浪潮因此逐漸改變中,如以醫療數據分析做為精準醫療基礎提高疾病診斷及用藥準確性、提升精準藥物開發效率、提升藥物作用療效等。尤其透過數位科技的協助,更有機會加速找出腫瘤細胞的新生物標記,以此開發新的免疫細胞治療標的;此外,由於細胞的培養過程具不確定性,在培養及擴增各階段均需確認細胞品質,因此細胞製劑製造為高人力需求及高技術門檻,在製造過程中投入數位科技的智能自動化能全時及高效完成細胞培養與製造,且期能藉此提升細胞治療產品開發速度、品質及降低細胞製造成本。

一、透過AI及機器學習找出免疫細胞治療新標記

近年來,隨著次世代基因體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成本的降低與基因體分析技術上的發展,捲起一股透過基因定序尋找致病基因的風潮。由大量NGS所累積之大量基因組數據再經由AI的深度、機器學習技術進行有效地分析後,有助於加快識別特定疾病與基因之相關性,可成為新的免疫細胞治療標記,並增快產品/療法。

二、經由雲端資料蒐集及自動運算提升細胞製劑製造端成本效益

因應全球再生醫療產品及療法核准上市後所造成的需求,國際大廠已開始於各主要上市國家建造或併購可滿足細胞相關產品需求的大量生產的細胞製造廠,或藉由代工生產及委託研究與製造來增加產品生產。在細胞生產中,每個步驟皆由人工執行且環環相扣,因此產品的品質、產能受到細胞生產執行者的經驗與操作習慣影響,故易因人為操作疏失導致低製造效率,另外高人力成本問題是細胞治療產業另一個需要被解決的地方,透過數位科技導入雲端進行資料彙整後經由AI學習及分析將有機會解決產品品質、產量及增加成本效益。

三、臺灣已累積大量生醫數據資料,加強與數位科技鏈結創造發展新機會

目前臺灣多家教學醫院及細胞治療公司擁有充沛的生物資訊資料,在現有的技術及設備中探尋新的生物標記及提高細胞治療效率。其中,震泰為增加樹突細胞癌症治療的成功機率,與AI公司晶泰結盟,利用晶泰開發的AI演算法,以此開發可對樹突細胞的抗原設計、結構最佳化及功效測試預測之軟體,希望可以加快樹突細胞療法的設計及開發。

再生醫療是臺灣政策支持的產業之一,2019年底政府啟動國家級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計畫,期在共享機制下再生醫療產業能更蓬勃發展。臺灣擁有豐富的生物資訊及完整的數據資料,很適合以這些生理數據及基因體資料找尋特定腫瘤的生物標記。生物標記為免疫細胞治療的起點,透過明確的生物標記,發展相對應之免疫細胞療法,如CAR-T細胞療法及TCR療法等,以此能給予患者更有效的治療。雖臺灣的半導體及IT終端設備製造能力全球有目共睹,但臺灣缺乏適合用於腫瘤生物標記分析的AI分析演算法,及AI與生醫兼具的整合跨域人才,若是可透過AI與相關硬體結合,建立如Synthace或GE開發之自動化製程監控軟體平台,用數位科技新技術平台推升臺灣細胞治療產業國際地位,同時讓細胞產品或療法獲得更高的商業價值,是值得政府及產業界思考的方向。

完整內容請詳見:【產業技術評析】淺談-數位科技如何改變臺灣細胞治療未來
點閱數344
更新日期:2020-04-28

回上一頁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