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回顧
工研院攜手產業打造淨零時代競爭力 聚焦氫能創新平台、共創綠色金融科技平台
活動日期:2024-04-19
活動內容:
臺灣接軌國際邁向2050淨零排放,產業轉型刻不容緩,需要更有系統性、全面性的淨零策略。在經濟部指導下,工研院今(19)日舉辦第三屆ITRI NET ZERO DAY打造淨零時代競爭力論壇暨特展,除展現淨零技術能量、攜手產業減碳成功案例外,今年聚焦兩大重點,包括發表氫能創新平台、共創綠色金融科技平台,匯集全臺24家公協會共襄盛舉,更集結國內外產官研重量級國際機構及企業,探討淨零挑戰與機會,如美國那斯達克(NASDAQ)證券交易所、德國萊因(TÜV Rheinland)、台積電、中華電信、研華、中鋼、中興電工、達明、南寶等,積極加速我國新世代氫應用供應鏈成型,協助產業全方位實踐淨零策略與路徑,鏈結金融資源解決轉型資金問題。
活動現場也展示「氫能創新平台」、「需求使用-節能」、「低碳製造」、「環境永續」、「淨零策略顧問」等面向逾30項淨零技術與服務,如「電解水產氫設備」產氫1公斤僅需57度電,節能效率優於國際技術約耗費60度電,系統已與日本德山、台塑等多家國內與國際公司洽談合作。「千瓦級 AI伺服器散熱方案」是為了解決AI和高速運算晶片端千瓦級散熱及數據中心電能使用效率(PUE)瓶頸,開發廣泛多樣性最適化的散熱方案,已分別與一詮、Intel合作搶攻AI 驅動「冷」革命。「煉鋼出鋼製程視覺擬真雙生系統」透過擬真視覺化分析,更準確的模擬成果,幫助優化出鋼製程,此系統已導入中鋼提升製程智慧化,減少人為開發,提供更準確的模擬結果協助決策。「織物回收用纖維智慧分選技術」讓織物回收0.7秒即可辨識一件衣服的混合物比例,並自動辨識材質,大幅提升減碳效益。「綠色金融科技平台」則協助企業運用無形資產獲得銀行融資,提高投資者與上下游供應鏈的信心。
總統府資政沈榮津表示,淨零排放已是全球各國趨勢,政府也規劃可行的節能措施與路徑並落實執行。工研院已有許多節能、減碳的技術解方,是臺灣邁向淨零時代的領頭羊,以科技力展現實績,例如「千瓦級 AI伺服器散熱方案」可將AI晶片的散熱能力由初期的500W提升超過1,000W以上,比全球平均節能效果高出三倍,是很好的節能科技範例。未來希望在工研院的帶動下,有更多企業與產業共襄盛舉響應淨零、推動組織永續發展。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司長邱求慧表示,淨零是全球經濟趨勢,臺灣身為國際供應鏈更不能置身事外。經濟部攜手產業,採以大帶小的模式,結合產業公協會及供應鏈中心廠作法,推展中小企業建立碳盤查與減碳能力,以「先減少排放,再淨零排放」之主軸發展三大策略-「製程改善」、「能源轉換」、「循環經濟」,公私部門共同協力創造未來的淨零商機,已有超過750家業者,升級智慧化和低耗能製程。同時,經濟部推動的「綠電信保機制」也在今年第一季上路,幫助企業更容易買到綠電,預估超過百家以上企業受惠。淨零對台灣而言,是挑戰也是機會,期許工研院做為經濟部及政府重要的產業化推手,運用臺灣傲人的半導體與數位產業優勢,充分發揮綠色科研實力,帶領產業邁向淨零轉型。
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表示,工研院自2021年成立淨零永續辦公室,迄今不間斷提出淨零排放解方。此活動已邁入第三年,已獲得產業及社會廣大回響。為掌握下一波淨零應用的氫能新商機,論壇率先倡議打造氫能創新平台,號召多家氫能上中下游業者及公協會,從生產供應、基礎設施、應用領域,帶動氫能產業聚落發展。同時,與金融機構合作共創綠色金融科技平台,鏈結全臺超過40家金融機構與信保基金,協助新創與中小企業以淨零相關專利獲得銀行綠色融資,並從技術面、人才面、專利面、資金面等,提供產業全方位淨零策略顧問,提升產業淨零競爭力。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據國際能源總署(IEA)國際能源總署發布《淨零排放路徑圖 2023更新版》報告指出,過去兩年再生能源與綠色投資的「驚人成長」,有些潔淨技術已取得顯著進展,還在原型與示範階段的技術的比例,已由50%降至35%,有助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工研院運用跨領域整合產業的創新研究和科技研發,規劃出臺灣2050淨零碳排策略藍圖,協助產業朝向淨零永續發展,也持續培育許多新創企業。例如: 在本次第三屆淨零論壇就展出新創成果。例如:2023年成立新創團隊「氫豐綠能」,就是以氫燃料電池金屬板電池技術及餘氫發電相關技術,投入潔淨能源發電及工業餘氫再利用等,目前已與車王電、德國萊因、大同合作,石化、半導體產業洽談合作。另一個即將在明年2025年衍生的新創公司「POXAENERGY」,則是以軟體加值服務,透過能源管理系統(EMS)、AI演算法等,讓儲能設備更容易借接新硬體節省用電量20%,讓營運者快速掌握電力交易績效,成為廠商的最佳能源資產操盤助手,目前也已經與華城電機、有成精密合作。
此次論壇從五大主題邀請各界對談,首場「企業所需要的淨零方案服務與綠色金融」,邀請國內外機構分享邁向綠色轉型的關鍵引擎;第二場「產業淨零轉型策略顧問」,邀請廠商與協會探討布局淨零減碳新商機;第三場「新世代氫能源」則分享實現永續供給與需求平衡;第四場「低碳製造,智慧力再提升」探討解鎖零排放的重要途徑;第五場「產業低碳、循環、永續新技術」則邀請企業分享如何創建產業綠色低碳新未來。
臺灣邁向淨零排放的願景,需要各界攜手合作。工研院攜手24家公協會共同舉辦ITRI NET ZERO DAY打造淨零時代競爭力論壇暨特展,包括台灣電路板協會、三三青年會、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中華民國全國中小企業總會、台灣化學產業協會、台灣太陽光電產業協會、台灣流體傳動工業同業公會、台灣科學園區科學工業同業公會、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台灣氫能與燃料電池夥伴聯盟、台灣氫能與燃料電池學會、台灣淨零排放協會、台灣智慧航空城產業聯盟、台灣智慧淨零建築產業聯盟、台灣雲端物聯網產業協會、台灣綠建築發展協會、台灣綠電應用協會、台灣熱管理協會、台灣鋼鐵工業同業公會、台灣顯示器材料與元件產業協會、台灣顯示器暨應用產業協會、全國商業總會、低碳產業永續發展聯盟、社團法人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期能匯聚各界專家智慧能量,全面提供產業邁向淨零排放的突圍對策與關鍵解方,共同投入減碳行動,厚植淨零轉型競爭優勢,邁向永續的未來。
ITRI NET ZERO DAY打造淨零時代競爭力亮點技術及服務
一、氫能創新平台
● 電解水產氫1公斤僅57度電 節能效率優於國際
電解產氫是將來綠氫供應最重要的解決方案之一,目前國際高效率電解水產氫機主要為質子交換膜電解產氫技術,但強酸性的產氫環境,得使用昂貴稀少的鉑銥觸媒,導致系統建置成本高昂,致使產氫成本居高不下。工研院開發的「電解水產氫」設備為鹼性膜電解產氫技術,鹼性產氫環境無須使用貴金屬,透過自主專利的高效率鎳基觸媒材料及低阻抗鹼性膜電極組設計,不僅大幅改善傳統鹼性電解產氫效率不佳的問題,並且降低系統建置成本,達到高效率低成本產氫的目標,目前鹼性膜電解水產氫設備整機生產一公斤氫氣,耗電量為57度電優於國際技術(60度電),未來將持續精進產氫效率,目標是生產一公斤氫氣耗電量50度電,系統更已與日本德山、台塑等多家國內與國際公司洽談合作。
● 氫氣健康安全監測解決方案 氫氣設備智慧安管
工研院「氫氣健康安全監測解決方案」,應用於氫氣的生產,儲存與供應端。有別於現有技術僅能在發生洩漏後警示,當氫氣設備發生故障或洩漏時,本技術可提前透過聯網或行動裝置示警。透過三大智慧感測技術,首先透過高靈敏振動感測器設計,對於產氫,運輸,到儲氫等設備的提前預知保養與即時故障診斷。初期洩漏發生時,以創新共振結構設計與智慧演算法,偵測氫氣洩漏。當洩漏氫氣濃度達爆炸下限濃度的千分之一(約0.004%),可即時示警。
● 氫豐綠能實踐氫能發電 力促石化、半導體產業合作
工研院衍生新創的氫豐綠能,透過技術移轉幫助我國氫能發電關鍵技術發展,包括國產燃料電池金屬板電池組、瓩級金屬板燃料電池組,目前組裝產品功率為30kW以上。一般氫燃料電池的氫氣純度需達99.99%才可發電,而氫豐的燃料電池僅需50%氫氣純度以上即可發電,與目前業界常見的石墨雙極板燃料電池相比,更輕薄、更具成本競爭力,可望降低燃料電池及燃料價格、增加國際競爭優勢。今年氫豐綠能更協助台南燈會,讓園區有三分之一用氫能發電,因低噪音、無異味與低污染的特色,吸引大型商展活動業者洽詢。目前已與車王電、德國萊茵、大同合作,石化、半導體產業持續洽談合作中。
● 新能源車關鍵技術 混合電力控制器助推氫能車發展
工研院展示一系列新能源車的關鍵技術,包括「載具用儲氫氣瓶」、「AI智慧充電監控模組」、「混合電力控制器」、「超高功率密度碳化矽馬達驅控器」、「動力型燃料電池電堆」。其中,「混合電力控制器」是工研院研發國內第一個專為氫能車打造的技術。由於氫燃料電池具有高續航力、快速補充氫氣的優勢,而電動車的鋰電池則具有快速提供電力反應的優點,整合兩者優勢可更流暢地控制這兩種電力,以應對不同駕駛情境,如啟動、加速、減速或定速行駛。此技術被視為未來氫能車核心控制策略發展的關鍵技術。
二、需求使用-節能
● 千瓦級 AI伺服器散熱方案 AI 驅動「冷」革命-
工研院「千瓦級 AI伺服器散熱方案」是為了解決AI和高效能運算晶片端千瓦級散熱及數據中心電能使用效率(PUE)瓶頸,開發廣泛多樣性最適化的散熱方案。此方案具有極高效率的熱擴散元件和先進的冷卻技術,已滿足永續性的環境效果。從晶片均溫蓋板(Vapor Chamber Lid;VC Lid)下手,VC Lid 是一種極高效的熱擴散元件,整合於晶片模組之中,並貼合模組中的 AI 晶片,透過真空的蒸汽腔體,進行晶片內的水量蒸發與冷凝,達到快速傳熱與大量移除熱量的效果。目前已可將AI晶片的散熱能力由初期的500瓦逐步提升到超過1,000瓦以上,比全球平均節能效果高出三倍。各項目已分別與一詮、Intel合作進行中。
● POXA能源操盤手新星 AI資產配置超聰明
工研院「能源資產績效管理方案」將衍生新創公司POXA Energy,產品方案有:降低電池循環次數、SaaS服務彈性化架構、電力市場週報訂閱等三大特色。產品可降低電池循環次數,節省成本和總用電量20%,增加電池壽命3年;透過彈性化SaaS服務架構可設定個人化能源資產儀表板,並可整合場域內所有能源資產,自動化產生分析圖表;首家推出電力市場週報訂閱服務,提供產業人士市場分析和動態。產品已導入到調頻備轉(dReg、sReg)、即時、補充備轉及用電大戶義務等多電力市場營運,成為廠商的最佳能源操盤助手,並與華城電機、有成精密合作。
三、低碳製造
● 煉鋼出鋼製程視覺擬真雙生系統 揭開出鋼製程面紗
工研院「煉鋼出鋼製程視覺擬真雙生系統」,是與中鋼共同以數位雙生概念開發,提升中鋼煉鋼製程智慧化程度。有別於過往傳統製程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產生經驗傳承不易,製程失敗所增加的潛在成本與環境汙染較高。此系統是透過擬真視覺化分析,更準確的模擬成果,來幫助優化出鋼製程,藉此減少人為開發的成本。藉由系統內的四種不同模式,如製程過程與操控之研究分析、回顧並檢討過往製程控制、即時製程虛實同步觀看,及分析即時製程狀態並提供操控建議等,來幫助且優化實際出鋼製程,達到擬真視覺化成像。降低過往轉爐製程所耗費的成本,同時製程數值化,更有利於經驗傳承。
四、環境永續
● 織物回收0.7秒分類 結合深層脫色回收再生
工研院「織物回收用纖維智慧分選技術」,運用拉曼光譜,是一種指紋光譜、就像材料的身分證,再加入感測器、AI模型提升效率,0.7秒即可辨識一件衣服的混合物比例,並自動辨識材質,協助回收衣服、邊角料分類,分類後聚酯純度達95%以上,減少聚酯再生成本。若以一台分選機台計算,每年可分選7,000噸的回收衣物,可回收的PET料源佔總體的20%,可分選出1,400噸純PET料源,減碳效益可達1,232噸。
同時,再透過「聚酯織物深層脫色技術」,採用水性脫色處理,2-4小時內就讓織物深層脫色。現行透過廢棄紡織品回收聚酯,若有殘留染料恐降低應用價值,例如殘餘染料造成回收纖維易裂解無法紡絲,或回收僅能再製成深色紡織品、降級使用等。此技術透過環保水性脫色促進劑,可以獲得無色的聚酯纖維,實現Fiber To Fiber循環。這項技術不僅入圍2023年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榮獲2024年愛迪生獎國際肯定,更已與台南紡織洽談合作。
五、淨零策略顧問
● 共創綠色金融科技平台 鏈結科技與資本市場創造無形資產貨幣化價值
工研院擁有國際化的智權與法務專業團隊,現有12位專業律師、97人次擁有專利、管理及評價等,共14項專業證照,能協助綠能專利布局與技術情報。擁有IP Bank綠能大專利池、多元化的專案服務、AI專利分析系統,精準掌握全球綠能相關技術及專利情報,提供國內產業超前部署、鏈結科技與資本市場的資源。同時,以綠色金融成功協助馳綠國際,運用回收廢料製鞋核心技術之發明專利為融資標的,取得信保基金的信用擔保,獲得銀行融資資金達千萬元,積極鏈結科技市場與資本市場,為新創企業的無形資產創造貨幣化價值,提高投資者與上下游供應鏈的信心,效益遠逾融資資金。
● ITRI淨零策略顧問 提供企業轉型新策略
工研院「淨零策略顧問」,希望提供企業從策略先行、結果導向的顧問輔導到實務應用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如永續趨勢分析、國際標竿研究、減碳技術布局、策略情境評估、內外部資源整合,以及規劃淨零轉型策略藍圖或未來減碳路徑服務,幫助企業把錢花在刀口上,推動最具有效益的轉型計畫。同時以全院跨域整合能量提供企業永續碳管理平台、專家服務團、創新技術研發、人才培育與國際化等支援服務,例如永續碳管理平台已吸引逾 700 家廠商加入,找計算產品生命週期碳足跡,找出減碳熱點;無形資產融資與綠色金融輔導,成功協助馳綠國際以製鞋發明專利成功向中企署信保基金和銀行申請無形資產融資達千萬元,從智財戰略角度幫助企業獲得營運成長所需的彈性資金。
點閱數: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