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鞋類暨運動休閒科技研發中心

 

一、績效表現評述

(一) 109年鞋技中心已成功與德國BASF、臺灣隆鼎、遠東新世紀等大廠有互動,跨出中心長期以中小企業為合作對象之模式,值得鼓勵。

(二) COVID-19疫情對鞋業造成嚴重影響,鞋技中心仍積極尋求發展,其中有關步態感測發光驅動、壓力感測鞋品功能模組應用平台及物理發泡技術能力的建構,方向正確,值得肯定。

二、短中期精進意見

(一) 已開發之壓電纖維及模組化,後續應強化鞋子的應用功能,並持續深耕鞋底塗膠的自動化技術。

(二) 中心的技術研發項目宜更明確,除了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thylene Vinyl Acetate, EVA)、熱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 TPU)彈性體橡膠、物理發泡技術發展外,應再著手熱塑性聚酯彈性體(Thermoplastic Polyester Elastomer, TPEE)沉浸及塑料微發泡射出製程(MuCell)技術應用。

(三) 財務責任構面自提指標之「民間收入比重」未達目標值,表示中心須加強對民間需求的瞭解,建議宜儘早進行策略規劃並瞭解未來民間發展所需之技術,以利中心能切入輔導。

三、未來發展方向

(一) 熱塑性聚酯彈性體(TPEE)為未來開發之核心材料,惟鞋技中心以改質為主,未有聚合技術,建議宜先以國內TPEE幾個大廠的產品分析建檔為首要目標,逐漸切入相關市場。

(二) 鞋子的材料偏向纖維類,宜加強與紡織所之合作,建議鞋技中心宜就異業整合方面進行中長期規劃。

(三) 鞋業技術發展為持續性民生需求,建議鞋技中心應留意國際大廠產品研發方向,並列入未來發展規劃,以開發具高附加價值之技術。

(四) 物理發泡技術符合未來的生態趨勢,鞋技中心宜著重3D列印後發泡製程發展及回收鏈製程研究,以利未來輔導業者開啟回收鏈產業。

(五) 矯正鞋製作係屬服務型成果,建議鞋技中心應強化將矯正鞋設計、製作技術的Know-how擴散至技術產業化的創新思維與落實上,以創造其產業效益。

更新日期:2021-11-17

回上一頁 回首頁